[发明专利]检错方法及点亮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96058.1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4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施骏;马志鹏;周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G09G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刘静 |
| 地址: | 2153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错 方法 点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错方法及点亮治具,用于液晶屏的点亮检测应用程序,其中,检错方法包括:在点亮检测应用程序第一次被执行时,计算点亮检测应用程序的检错指标,并将检错指标存储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所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检错指标包括:标准循环冗余校验码、错误检查与纠正码和指示码;根据指示码,在点亮检测应用程序不是第一次被执行时,利用标准循环冗余校验码对点亮检测应用程序进行检错,根据错误检查与纠正码判断点亮检测应用程序是否能够被纠正;在能被纠正的情况下,利用错误检查与纠正码对点亮检测应用程序的出错代码进行纠正。本发明公开的检错方法解决了在液晶屏点亮检测过程中非易失性存储器里存储的点亮检测程序的变异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检错方法及点亮治具。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低功耗、无辐射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目前在平板显示领域占主导地位。
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屏在完成各道生产工序后,需要对液晶屏是否存在缺陷进行点亮检测。可以利用点亮治具中的可编程器件来点亮液晶屏,而不同参数的液晶屏的时钟、分辨率等不同,这就需要不同点亮检测程序配置的可编程器件来点亮相应的液晶屏。在对液晶屏进行老化、显光指数等点亮检测时,由于高低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里面的点亮检测程序出现变异,致使用于点亮测试的点亮治具上电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里面读取到错误的程序,出现液晶屏点亮画异等液晶屏点亮检测异常。目前,对于非易失性存储器里面的点亮检测程序的变异问题,只能通过下载器将点亮检测程序重新烧录到非易失性存储器里或者更换非易失性存储器。显然,这降低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屏的点亮检测工作效率,增加了点亮检测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检错方法及点亮治具,解决了在液晶屏点亮检测过程中非易失性存储器里存储的点亮检测程序的变异问题,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屏的点亮检测工作效率,降低了点亮检测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错方法,用于液晶屏的点亮检测应用程序,所述检错方法包括:
在点亮检测应用程序第一次被执行时,计算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的检错指标,并将所述检错指标存储到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所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所述检错指标包括:标准循环冗余校验码、错误检查与纠正码和用于表示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是第一次被执行的指示码;
根据所述指示码,在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不是第一次被执行时,利用所述标准循环冗余校验码对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进行检错,根据所述错误检查与纠正码判断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是否能够被纠正;
在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能够被纠正的情况下,利用所述错误检查与纠正码对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的出错代码进行纠正。
可选地,所述标准循环冗余校验码包括:第一标准循环冗余校验码和第二标准循环冗余校验码,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还存储有引导装载程序,
则在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第一次被执行时,计算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的检错指标包括:
判断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是否是第一次被执行,如果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是第一次被执行,则计算所述引导装载程序的原始代码的所述第一标准循环冗余校验码以及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的原始代码的所述第二标准循环冗余校验码和所述错误检查与纠正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指示码,在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不是第一次被执行时,利用所述标准循环冗余校验码对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进行检错,根据所述错误检查与纠正码判断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是否能够被纠正包括:
根据所述指示码,在所述点亮检测应用程序不是第一次被执行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引导装载程序是否出错,如果所述引导装载程序出错则提示错误警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6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