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前衰减因子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95757.4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8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韩磊;刘俊州;刘宇巍;时磊;王震宇;张丰麒;刘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衰减 因子 计算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叠前衰减因子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计算零偏振幅谱与非零偏振幅谱;针对零偏振幅谱与非零偏振幅谱进行对数计算,获得对数表达式;计算零偏振幅谱与非零偏振幅谱的谱比,计算衰减参量;根据衰减参量,计算衰减因子。本发明的HHT时频分析方法可以得到频率分辨率更高的振幅谱,形成的ODQ叠前衰减因子估算方法考虑了不同方向传播射线路径,简单且不受参考层选择的影响,考虑了层剥离,有效消除了上覆介质的影响,计算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资料数据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叠前衰减因子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地震波吸收衰减理论的深入研究,描述岩石弹性的吸收衰减参数在油气勘探的应用中逐渐引起了重视,并在实际资料的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表征地层粘弹性衰减的重要参数,地层品质因子Q值的反演和估算理论一直是地震勘探的研究热点。准确可靠的品质因子Q计算对于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反Q滤波、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等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品质因子Q估算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精度的提高,利用实际资料反演Q值进行含油气储层预测已经成为现在的热点。在储层预测方法方面,主要有基于衰减系数、衰减梯度以及各种地层属性的研究,在实际应用上也有很好的效果。现有的基于衰减特性的储层预测方法是存在大前提的:当地层含油气时,地层的品质因子会随介质吸收效应加强而降低,地震波的衰减也逐渐增大。在此前提下,产生了很多预测油气的理论。Klimentos于1995年提出了基于纵横波在地层中传播产生的不同衰减量比值来预测储层的方法,反映到计算公式中即为QP/QS的比值,信毅等也基于此方法进行了碳酸盐岩含气储层的识别。以及研究者基于叠前资料、叠后资料、频移法等研究的储层预测方法,都是在上述前提下进行的。另外,现有的Q估算方法理论大都是基于厚层的预测,薄层衰减可检测性、叠前分方位的Q值估算研究迫在眉睫,这对基于地震波衰减特性及其裂缝性储层预测有很好的指导性意义。
针对叠前地震资料的品质因子估算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频率域和时频域。频率域方法主要是基于峰值频率法(PFS)和子波包络峰值瞬时频率(WEPIF)提出的。Zhang和Ulrych基于峰值频率法对叠前共中心点(CMP)道集进行品质因子Q的提取,解决了叠前资料走时提取困难的问题,陈爱萍等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但在实际资料的处理上表现效果并太好。高静怀等和赵静等基于WEPIF(子波包络峰值处瞬时频率)与地层衰减相关性提出一种估算方法,有很高的纵向分辨率和抗噪性。但是,频率域方法对地震资料的高质量要求,是限制方法应用的主要原因。时频方法主要是基于小波域,S变换和广义S变换提出的,研究者大多选择时频域处理是因为它可以很好地压制薄层空间谱的干扰。另外,时频域叠前方法大多是基于QVO方法提出的。通过炮检距归零处理,时频域方法改进等效Q值扫描等方法,消除炮检距影响,克服两步拟合误差,提高计算精度。当然,其它方法也是存在的。早在1994年赵宪生就依据相邻层间地震子波相似系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叠前品质因子的估算。此外,基于小波谱和峰值频率组合的估算的方法,也有效地提高了估算的精度和抗噪性。总的来说,基于叠前地震资料估算品质因子的方法并不多,由于地层多次反射波、AVO效应及动校拉伸等因素的影响,实际资料方法实现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相比于叠前资料中存在的更多的有用信息,叠前衰减品质因子Q值的估算一直是油气勘探中储层地球物理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前,谱比法是实际生产应用中较为广泛的一种Q值估计方法。在地震波的传播时间t1和t2两点,波的传播方程可以写为
其中A0(f)为初始时刻地震波的振幅谱,A(t)为与频率和衰减无关的其他影响因素,两式相除并且取自然对数可以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5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