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铸成联叶片电火花加工干涉气膜孔精确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4542.0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1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明;桓恒;刘丹;张绍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9/14;B23H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成 叶片 电火花 加工 干涉 气膜孔 精确 定位 方法 | ||
1.一种整铸成联叶片电火花加工干涉气膜孔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整铸成联叶片三维模型,整铸成联叶片由A片和B片组成,通过三维模型调整计算,将A片和B片之间分布的多排矢量干涉孔的XYZ三向空间角度调整为两向或单向空间角度,降低空间矢量定位难度;
步骤2,设计整铸成联叶片定位装置实现降维后的干涉孔加工位置定位,将整铸成联叶片通过其上的弧面安装板放置到定位装置的底座定位台弧面上实现整铸成联叶片弧面位移限定,通过叶片定位挡位片A或叶片定位挡位片B阻挡整铸成联叶片的安装边端面实现弧面定位,通过压板压紧整铸成联叶片的安装板,通过旋转定位工作台带动定位装置实现旋转定位工作台轴定位,当采用叶片定位挡位片A定位时,加工A片盆内干涉孔;当采用叶片定位挡位片B定位时,加工B片背部干涉孔;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带弧面凸台定位的底座、对刀球、压板、叶片定位挡位片B、叶片定位挡位片A,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对刀球,底座的定位台弧面上设置有整铸成联叶片,整铸成联叶片的安装板通过压板压紧,所述底座定位台上开设有档位片槽A和档位片槽B,整铸成联叶片通过安装于档位片槽A中的叶片定位挡位片A或安装于档位片槽B中的叶片定位挡位片B对整铸成联叶片的A片或B片的安装边定位,定位装置通过底座安装于成形机的旋转定位工作台上,成形机的主轴与电极夹持器连接;
所述电极夹持器包括电极夹座,所述电极夹座水平部分一端通过螺钉设置有排电极夹头,且使电机夹座与排电极夹头采用两面对齐定位,沿排电极夹头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电极棒组成排电极,电极夹座另一端设置有圆柱体,电极夹持器通过圆柱体安装于成型机主轴上,在电极夹座水平部分开设有观测窗;
步骤3,分别采用触点式扫描设备对已经安装在定位装置上的整铸成联叶片的A片与B片加工位置状态的型面进行截面扫描;
步骤4,将扫描截面图与理论三维截面图进行对比,将理论型面分别对应拟合到三个实际扫描的截面,计算出实际整铸成联叶片干涉孔坐标系偏差,并将坐标系偏差补偿到加工程序文件中;
步骤5,首次整铸成联叶片加工前采用手动移动电极夹座带动各成排电极分别触碰定位装置的对刀球的XYZ向面,通过对刀球与干涉孔之间的理论位置坐标换算得出实际排电极位置并补偿到加工程序中,并记录对刀位置;将记录好的对刀位置编入程序文件中,自动完成对刀;
步骤6,将各排电极手动移动到实际加工位置记录各排电极行进路径,保证加工路径无干涉,通过设置在电极夹持器上的观测窗观测实际干涉孔加工位置与三维模型位置偏差,确保无目视差别;
步骤7,通过装卸精密可调换电极片更换不同排干涉孔的排电极进行对刀后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45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