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启动泄油阀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94308.8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5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威;徐远卓;赵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威 |
| 主分类号: | E21B34/12 | 分类号: | E21B34/12;E21B34/06;E21B33/128;E21B2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张海青 |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启动 泄油阀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启动泄油阀,包括设置在套管内的接头,接头内套接有内管,接头与内管连接处的外侧套接有缸筒,内管远离缸筒的一端依次套接有调整环、隔套和泄油缸,缸筒与接头之间设有启动旋塞,内管与缸筒之间依次开设有液室和气室,液室与内管连通,内管上还套设有活塞和膨胀环,活塞和膨胀环位于缸筒与内管之间,缸筒靠近活塞一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卡槽,膨胀环套接在活塞上,膨胀环与卡槽可拆卸连接,调整环套接在缸筒外侧,泄油缸套接在隔套的外侧,隔套的外侧套接有胶筒,调整环上开设有孔A,隔套上依次开设有孔B和孔C,隔套与内管之间开设有过流槽,泄油缸上开设有孔D。本发明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采行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启动泄油阀。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技术领域中,泄油器的设计为最重要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常规泄油器使用在生产过程中,抽油杆易触碰到泄油器泄油开关,发生意外泄漏,可靠性差,当油管内结蜡、结垢、砂卡严重时,或发生卡泵、抽油杆断裂时,常规泄油器无法打开泄油,适应性差;泄油时,需反复提放抽油杆,或需连续旋转油管管柱,操作复杂;常规泄油器设置的孔洞、沟槽过多,密封圈通过上述孔洞、沟槽时易产生微观损毁;且油液中的大颗粒泥砂易通过孔洞进入相关腔室,对密封圈产生较大磨损,使密封圈寿命降低,造成泄油器密封性能差,易泄漏;常规泄油器液流通过锁紧机构卡槽时,卡槽易被泥沙充塞,锁簧入卡困难,使泄油器锁紧性能差;常规泄油器过流通道设置在胶筒内侧或外侧,一方面降低了胶筒的锚卡性能,另一方面在胶筒受压缩时,过流通道亦收缩变小,减小了过液流量;常规泄油器泄油孔和密封槽分别设在不同零部件上,且泄油孔多为较小圆孔,不但易划破密封圈,降低泄油器密封性能,且泄油孔易被死油、蜡垢堵塞,影响泄油量;常规泄油器需要加压车打压,或增加管柱尾管数量支撑井底,或需增加Y211封隔器锚定配合,作业时间长、作业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启动泄油阀,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启动泄油阀,包括设置在套管内的接头,所述接头内套接有内管,所述接头与内管连接处的外侧套接有缸筒,所述内管远离缸筒的一端依次套接有调整环、隔套和泄油缸,所述缸筒与所述接头之间设有启动旋塞,所述启动旋塞与缸筒螺纹连接,所述内管与缸筒之间依次开设有液室和气室,所述液室与所述内管连通,所述内管上还套设有活塞和膨胀环,所述活塞和膨胀环位于缸筒与内管之间,所述缸筒靠近活塞一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膨胀环套接在活塞上,所述膨胀环与卡槽可拆卸连接,所述调整环套接在所述缸筒外侧,所述泄油缸套接在所述隔套的外侧,所述隔套的外侧套接有胶筒,所述调整环上开设有孔A,所述隔套上依次开设有孔B和孔C,所述隔套与所述内管之间开设有过流槽,所述泄油缸上开设有孔D,所述孔A依次与所述孔B、过流槽、孔C和孔D连通。
优选的,所述内管上开设有贯通的进液缝,所述液室通过进液缝与所述内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泄油缸通过销钉固定在所述内管上。
优选的,所述内管靠近泄油缸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孔E,所述孔E的两侧设置有密封槽。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壁上开设有套管接箍,所述胶筒与所述套管接箍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头与缸筒之间、缸筒与内管之间、活塞与内管之间、活塞与缸筒之间、泄油缸与内管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泄油缸和销钉均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启动旋塞表面采用钠、镁合金熔铸制成。
优选的,所述卡槽通过密封圈与活塞形成密闭空间。
优选的,所述过流槽轴向开设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所述过流槽的数量为六条,所述孔A、孔B、过流槽、孔C和孔D形成过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威,未经赵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4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