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锂卷绕一体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94265.3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2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臧伟;蔡春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镭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H01M10/0587;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田艺儿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绕 一体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锂卷绕一体机,包括用于对极片进行覆膜补锂的补锂机构和用于将补锂后的所述极片卷绕成电芯的卷绕机构,所述补锂机构和所述卷绕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储料机构,补锂后的所述极片经过所述储料机构后,再传输至所述卷绕机构卷绕。本发明通过增加一个储料机构将原本独立的补锂机构和卷绕机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成的集补锂和卷绕于一身的补锂卷绕一体机设备,使锂电池的生产线变短,不仅节约了设备的使用维护成本,还节约了空间的使用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因补锂后的极片运输路线过长造成的危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补锂卷绕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锂电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锂电池在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行业,特别是磷酸铁锂材料电池的出现,更推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在锂电池生产制造工艺流程中,极片补锂后将进入下一道工序--卷绕。由于锂的金属活动性非常高,所以补锂后的工序都必须在特定的干燥环境下进行。这就要求下来的生产线越短越好,不仅节约了设备的使用维护成本,还节约了空间的使用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因补锂后的极片运输路线过长造成的危险性,因此就必须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完整的设备用于生产中。
由于极片补锂之后,锂和极片当中的硅碳材料会起化学反应而产生热量。因此在覆膜补锂工艺段到卷绕工艺段,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个时间不能太短,但又不能太长。时间太短了卷绕后还处于强烈反应期,温度过高容易烧坏隔膜,而时间太长了待完全反应后极片会变脆,会影响卷绕后的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整合了补锂一体机和极片卷绕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补锂卷绕一体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补锂卷绕一体机。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补锂卷绕一体机,包括用于对极片进行覆膜补锂的补锂机构和用于将补锂后的所述极片卷绕成电芯的卷绕机构,所述补锂机构和所述卷绕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储料机构,补锂后的所述极片经过所述储料机构后,再传输至所述卷绕机构卷绕。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所述储料机构包括两排相对设置的定辊组件和动辊组件,所述动辊组件可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补锂后的所述极片经过所述定辊组件和所述动辊组件后,再传输至所述卷绕机构卷绕。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机构更包括动辊移动模组,所述动辊移动模组的活动端与所述动辊组件连接,所述动辊移动模组带动所述动辊组件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机构更包括动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动辊组件的移动路径的最左端,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动辊组件的移动路径的最右端。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所述补锂机构与所述储料机构的对接处设置有极片收卷机构和夹带机械手,所述夹带机械手设置在所述极片收卷机构与所述储料机构之间,所述夹带机械手将补锂后的所述极片送入所述储料机构或者所述极片收卷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极片收卷机构与储料机构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接料平台和第二接料平台,所述第一接料平台靠近所述极片收卷机构,所述第二接料平台靠近所述储料机构,所述夹带机械手将补锂后的所述极片送入所述第一接料平台或所述第二接料平台与原有的极片对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所述补锂机构和所述卷绕机构之间还设置有CCD检测机构和贴标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镭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镭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4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