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施工用粉尘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94073.2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3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华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枣庄小度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2 | 代理人: | 周莉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施工 粉尘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施工用粉尘处理装置,包括主体、万向轮、排污管、螺盖、进水管、吸尘筒、排风筒、导向板、配重块、上端盖、除尘部分,所述主体底端固定有多个竖直的万向轮,所述主体左右两端各固定有一水平的排污管,两所述排污管分别与主体内腔相连通,两所述排污管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一水平的螺盖。本发明不仅能够对施工环境内的粉尘进行吸收,而且能够利用吸收粉尘产生的风压配合雾化后的水雾对周围环境起到一个降尘的功能,且同时能够对吸收的粉尘进行一定的沉降和收集,从而防止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而喷淋架在对粉尘进行沉降的同时又能够对过滤筒进行清洁,从而延长了过滤筒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尘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工程施工用粉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粉尘污染的问题,为了保证良好的施工环境以及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就不得不对这些产生的粉尘进行有效的处理,而现有的粉尘处理设备大多功能单一,无法同时进行洒水和粉尘吸收处理,从而使得粉尘的处理效果不理想,且现有的粉尘处理装置大多不具备自清洁的功能,从而造成了滤芯的快速消耗,不够环保,突出了传统粉尘处理装置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施工用粉尘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施工用粉尘处理装置,包括主体、万向轮、排污管、螺盖、进水管、吸尘筒、排风筒、导向板、配重块、上端盖、除尘部分,所述主体底端固定有多个竖直的万向轮,所述主体左右两端各固定有一水平的排污管,两所述排污管分别与主体内腔相连通,两所述排污管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一水平的螺盖,所述主体右端底部固定有一水平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主体内腔相连通,所述主体中部固定有多个水平的吸尘筒,各所述吸尘筒与主体内腔相连通,所述主体上部固定有多个水平的排风筒,各所述排风筒内部分别铰接有一导向板,各所述导向板外端分别固定有一配重块,所述主体上端螺纹连接有一竖直的上端盖,所述主体内部安装有一除尘部分。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除尘部分包括风机、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安装座、过滤筒、把手、泵机、防水电机、喷淋架、清洁刷、喷淋孔、雾化头、安装台、过滤板、球阀,各所述吸尘筒内部分别固定有一竖直的风机,所述主体内部固定有一水平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上固定有一水平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和上支撑板之间插接有一竖直的过滤筒,所述过滤筒顶端固定有两竖直的把手,所述主体内部底端固定有一水平的泵机和防水电机,所述泵机上部通过旋转水封安装有一竖直的喷淋架,所述喷淋架左右两部各固定有一竖直的清洁刷,所述喷淋架中部内侧开有多个水平的喷淋孔,所述喷淋架上部固定有多个水平的雾化头,所述喷淋架下部固定有一水平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插接有一水平的过滤板,所述进水管内部安装有一水平的球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导向板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会向外部下垂,所述上端盖通过手动旋转能够沿着主体上下移动,所述上端盖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各导向板向内下压,所述防水电机的转轴与喷淋架之间通过齿轮相啮合,两所述清洁刷与过滤筒内壁相贴合,所述防水电机通电后能够带动喷淋架水平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不仅能够对施工环境内的粉尘进行吸收,而且能够利用吸收粉尘产生的风压配合雾化后的水雾对周围环境起到一个降尘的功能,且同时能够对吸收的粉尘进行一定的沉降和收集,从而防止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而喷淋架在对粉尘进行沉降的同时又能够对过滤筒进行清洁,从而延长了过滤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螺盖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喷淋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华,未经刘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40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