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SCR的安全关键系统模型转换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2819.6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5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张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陈月菊 |
地址: | 211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scr 安全 关键 系统 模型 转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面向SCR的安全关键系统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预先设计的SS模型平展化算法,消除导入的SS模型的递归定义,得到经平展化处理后的SS模型;
S2,编写平展化处理后的SS模型的ANTLR语法文件,获取相应的抽象语法树;
S3,结合SS模型平展化结果,设计得到转换规则和对应的转换算法,利用步骤S2中获取的抽象语法树,构建结点遍历器,将步骤S1中获取的平展好的SS模型转换为对应的NuXMV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SCR的安全关键系统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根据预先设计的SS模型平展化算法,消除导入的SS模型的递归定义,得到经平展化处理后的SS模型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SS模型中所有表述变量约束的树形模型单元;将每个包含约束定义的变量向上抽象为模型基本单元,其中:
(1)ITO单元:带有输入、中间和输出约束的可解释变量单元;
(2)IT单元:带有输入和中间约束的可解释变量单元;
(3)IO单元:带有输入和输出约束的可解释变量单元;
(4)TO单元:带有中间和输出约束的可解释变量单元;
(5)T单元:仅带有中间约束的基础单元;
(6)O单元:仅带有输出约束的基础单元;
(7)I单元:仅带有输入约束的基础单元;
S12,对每个表述变量约束的树形模型单元向下层平展,遍历树形模型单元的每一个分支,对每一个分支进行深度检索,直至将该单元以及该单元下层的复杂单元分解成基础单元,所述基础单元包括I单元、T单元和O单元;
S13,将T单元和O单元简化为一组I单元,以将树形模型单元最终向下平展简化为一个I基础单元组,即从SS模型上说,将含有递归、嵌套的复杂变量约束关系转换为仅含有输入变量约束关系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SCR的安全关键系统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编写平展化处理后的SS模型的ANTLR语法文件,获取相应的抽象语法树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1,根据SS模型的语法说明文件,利用ANTLR的元语言构建SS模型的ANTLR语法解析文件,通过运行ANTLR的内置方法,获取SS模型的词法和语法解析器;
S22,将SS模型实例输入词法和语法解析器,获取对应的语法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SCR的安全关键系统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转换规则包括:
式中:TBasic表示基本类型,TCustom表示自定义类型,TXMV表示XMV模型中的类型,C表示SS模型中常量的声明,Statecon和分别表示XMV模型中的状态常量和常量值,I和TO分别表示SS模型中的原子单元与复杂单元,IVAR和VAR分别表示XMV模型中的输入变量和状态变量,LS代表SS模型中的逻辑结构集合,C代表XMV模型中的约束集合,f(ρ)=value代表SS模型中输出赋值函数,其中ρ代表逻辑结构,value代表变量值;next代表XMV模型状态迁移的赋值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28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