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桩动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92395.3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将;陶益瑞;王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建设市政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8001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桩动测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桩动测装置,包括基桩动测仪、动测锤,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摆臂和抵触件,所述摆臂的中部铰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摆臂的一端与动测锤连接,所述抵触件阻挡在摆臂远离动测锤的端部的转动路径上,且抵触件处在摆臂相近端部靠近地面的一侧。在每次对基桩进行敲击时,操作人员只需要将摆臂远离动测锤的端部下压并接触到抵触件后即可松手,摆臂在失去操作人员施加的压力后会在动测锤的重力作用下快速反向转动,动测锤相当于在当前高度凭自身重力砸落在基桩上,多次敲击中动测锤的冲击力稳定,使得基桩动测仪检测出的数据之间不会出现较大的误差,从而使得出的检测结果更加精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检测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桩动测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检测试验分为静载试验和动测试验,静载试验是为了检查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动测试验动力响应是为了检查桩身完整性(桩身长度、有无断桩、缩颈等)。动测试验根据瞬态冲击或稳态振动荷载作用下桩顶动力响应的特性来分析桩身介质的均匀性,估算桩的承载力以及评价打桩效率等问题。因此,动测试验时需要对待测的桩基产生冲击。
目前,公告号为CN2113126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桩动测装置,包括基桩动测仪、动测锤、第一杆、第二杆、支撑板和锚杆,所述基桩动测仪电性连接有动测锤,所述基桩动测装置下方螺纹安装有第一杆,所述第一杆下端滑动安装有第二杆,所述第二杆远离第一杆一端垂直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第二杆内滑动安装有锚杆,所述锚杆下端贯穿支撑板延伸至支撑板下方。
在使用上述的基桩动测装置时,操作人员需要手持动测锤对基桩的中心进行敲击。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敲击,基桩动测仪检测出多组数据,根据多组数据求取出平均数,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但是敲击需要操作人员施加较大的力,操作人员在经过前几次的用力敲击后很容易乏力,导致后几次的施加的力降低,这无疑会导致测量出的数据前后相差较大,反而会影响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检测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基桩动测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桩动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桩动测装置,包括基桩动测仪、动测锤,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摆臂和抵触件,所述摆臂的中部铰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摆臂的一端与动测锤连接,所述抵触件阻挡在摆臂远离动测锤的端部的转动路径上,且抵触件处在摆臂相近端部靠近地面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和摆臂的组合利用杠杆原理来抬升动测锤,能够节省操作人员的力气;并且在每次对基桩进行敲击时,操作人员只需要将摆臂远离动测锤的端部下压并接触到抵触件后即可松手,摆臂在失去操作人员施加的压力后会在动测锤的重力作用下快速反向转动,动测锤相当于在当前高度凭自身重力砸落在基桩上,多次敲击中动测锤的冲击力稳定,使得基桩动测仪检测出的数据之间不会出现较大的误差,从而使得出的检测结果更加精准。
可选的,所述抵触件包括转盘和连接杆,所述转盘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转盘处在摆臂的侧下方,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在转盘的周向侧壁上,连接杆远离转盘的端部向摆臂一侧弯折并处在摆臂的正下方;所述支撑架上还安装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用于限定转盘的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过程中需要改变动测锤对基桩的冲击力时,可以通过改变动测锤下落时的高度来实现,在接触锁定件对转盘的限制时,通过转盘的转动使连接杆同转盘一起移动,连接杆仍会一直阻挡在摆臂的转动路径上,但是连接杆的高度会随转盘的转动而发生变化,即摆臂与连接杆的接触位置的高度会发生变化,相应的,摆臂与动测锤相连的端部可上升的高度也会出现变化。
可选的,所述抵触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铰接在连接杆远离转盘的端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用于增加与摆臂的接触面积,当摆臂接触连接杆时,挡板能够通过转动使挡板的表面与摆臂的侧壁相贴合,使摆臂更稳定地被限制转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建设市政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建设市政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23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语义表达与生理约束的手势编码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供料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