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原代贴壁细胞的专用培养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2355.9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3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折存;陈珊珊;王深明;常光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51008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组织 块贴壁法 培养 原代贴壁 细胞 专用 培养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原代贴壁细胞的专用培养皿,包括培养皿、圆形筛和皿盖,所述圆形筛上均匀设置有筛孔,所述圆形筛的侧边设置有多个中心对称的搭杆,所述搭杆远离所述圆形筛的端部均设置有可夹在所述培养皿的侧边上的固定夹。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可以保护组织活性,又能牢靠固定组织块,提高原代贴壁细胞活性,提高培养效率及节省时间,利于组织块固定,避免了目前方法实施过程中组织块容易脱水,固定不牢靠,爬出的原代贴壁细胞活性差,容易老化的弊端,采用搭设固定的方式通过固定夹将圆形筛固定在培养皿上,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培养皿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原代贴壁细胞的专用培养皿。
背景技术
组织块必须在培养皿或培养瓶底部固定牢靠才能更快、更好地爬出原代贴壁细胞,比如平滑肌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现有的培养原代贴壁细胞的方法有组织块在培养皿倒置贴附时,没有培养基浸润,组织块析出水分,影响组织和细胞活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原代贴壁细胞的专用培养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原代贴壁细胞的专用培养皿,包括培养皿、圆形筛和皿盖,所述圆形筛上均匀设置有筛孔,所述圆形筛的侧边设置有多个中心对称的搭杆,所述搭杆远离所述圆形筛的端部均设置有可夹在所述培养皿的侧边上的固定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筛孔的直径为2mm,相邻筛孔之间距离2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形筛通过固定夹搭设固定在所述培养皿上时,所述圆形筛与培养皿内部底面之间距离为1.5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形筛直径为8cm,所述培养皿的直径为10c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形筛的厚度为3mm。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可以保护组织活性,又能牢靠固定组织块,提高原代贴壁细胞活性,提高培养效率及节省时间,利于组织块固定,避免了目前方法实施过程中组织块容易脱水,固定不牢靠,爬出的原代贴壁细胞活性差,容易老化的弊端,采用搭设固定的方式通过固定夹将圆形筛固定在培养皿上,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原代贴壁细胞的专用培养皿的爆炸图。
如图所示:1、培养皿,2、圆形筛,3、皿盖,4、筛孔,5、搭杆,6、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23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加工用蒸镀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探针通电工艺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