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单相非稳态渗流模型建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92353.X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9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唐雁冰;杨鑫;李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3/04 | 分类号: | G01N13/04;G01N15/08;G01N23/0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唐亭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孔隙 网络 模型 单相 稳态 渗流 建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单相非稳态渗流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微CT扫描实验统计配位数和喉道长度;通过核磁共振T2谱获得岩石孔喉半径频率分布曲线;
S2:以孔隙网络模型为基础,通过中心点位移建立无序结构网络模型;
所述孔隙网络模型为SC网络模型、BCC网络模型和FCC网络模型中的任意一种;
建立所述无序结构网络模型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确定网络模型的类型与节点数:
构建一个以所述孔隙网络模型为基础的X×Y×Z三维立方体网格;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孔隙,节点与节点之间通过喉道相连,所述喉道的长度为l;
S22:计算出网络模型中各节点的坐标;
当所述孔隙网络模型为SC网络模型时,所述坐标的计算式为:
(x,y,z)=[(i-1)l,(j-1)l,(k-1)l] (1)
式中:i、j、k分别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节点序号,取值分别为1,2,3,…;
当所述孔隙网络模型为BCC网络模型时,所述坐标包括模型顶点坐标和模型体心节点坐标,所述模型顶点坐标通过式(1)进行计算,所述模型体心节点坐标的计算式为:
(xo,yo,zo)=[(i-1)l+l/2,(j-1)l+l/2,(k-1)l+l/2] (2)
当所述孔隙网络模型为FCC网络模型时,所述坐标包括模型顶点坐标和模型面心节点坐标,所述模型顶点坐标通过式(1)进行计算,所述模型面心节点坐标的计算式为:
(xo,yo,zo)xy=[(i-1)l+l/2,(j-1)l+l/2,(k-1)l] (3)
(xo,yo,zo)xz=[(i-1)l+l/2,(j-1)l,(k-1)l+l] (4)
(xo,yo,zo)yz=[(i-1)l,(j-1)l,(k-1)l+l] (5)
式中:(x0,y0,z0)xy、(x0,y0,z0)xz、(x0,y0,z0)yz分别为xy、xz、yz方向的面心节点坐标;
S23:通过位移中心节点坐标生成随机网络,各节点坐标的移动公式为:
(x,y,z)=[(i-1)l±rand()%(X),(j-1)l±rand()%(X),(k-1)l±rand()%(X)](6)
式中:X为避免节点移动时重叠的距离,当所述孔隙网络模型为SC网络模型时,X<0.5l;当所述孔隙网络模型为BCC网络模型时,当所述孔隙网络模型为FCC网络模型时,
S24:计算所述随机网络的连接概率p,将1-p数量的喉道去除,生成所述无序结构网络模型;所述连接概率p=z/zmax,式中z为配位数;zmax为最大配位数,SC网络模型取值为6,BCC网络模型取值为8,FCC网络模型取值为12;
S3:在所述无序结构网络模型中引入非稳态单相理论,结合泊肃叶定律、达西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获得非稳态单相渗流方程;所述非稳态单相渗流方程为:
式中:▽为哈密尔顿算子;G为传导率;p为压力,MPa;φ0为初始压力下的孔隙度,无量纲;Ct为综合压缩系数,无量纲;t为时间,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单相非稳态渗流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考虑汇源项,则所述非稳态单相渗流方程为:
式中:q为注入或采出单相流体的体积流量,m3/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23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