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动辐射中心聚热式热疗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92012.2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0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闫树伟;周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奥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优路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9 | 代理人: | 宋春昕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辐射 中心 聚热式热疗 装置 | ||
一种运动辐射中心聚热式热疗装置,治疗床外壳内部位于床底板上平行安装两条滑轨,床底板上部位于两条滑轨之间安装丝杠,丝杠一端连接电机;控制柜滑动安装于滑轨上,控制柜底部连接丝杠,控制柜前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外端垂直安装机械臂支架,机械臂支架连接机械臂,机械臂前端安装辐射器柜;治疗床外壳上部设有床垫。本发明通过机械臂的旋转实现肿瘤区域的聚焦加热,由于是运动式加热,所以可以避免灼痛感等,舒适度高;并且可以使用大功率加热,治疗时间短,效果佳;并且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治疗时,不需调整治疗床或者患者的位置,通过机械臂架的左右移动即可调节辐射位置,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肿瘤热疗,是用各种方法提高全身或肿瘤组织(局部)的温度,利用热作用及其继发效应来治疗恶性肿瘤,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之后的第五大疗法,是一种绿色治疗手段。
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肿瘤热疗学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活跃起来,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大量体外实验和临床资料显示,肿瘤热疗虽然不能取代手术、化疗或放疗作为一种独立的肿瘤治疗方案,但它对于化疗、放疗和手术等肿瘤治疗手段具有明显增效和补充作用。正因为如此,肿瘤热疗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之后又一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
目前的热疗设备都是采用定点加热,或者多个热发生器加热,即使用一个或者多个辐射器对病灶区持续加热,使肿瘤组织升温。该定点加热的方式虽然达到了对病灶组织加热的目的,但是持续性的定点加热也会对加热区域的正常组织产生影响,比如皮下脂肪硬结、患者有灼痛感等,舒适度低;并且无法使用大功率加热,治疗时间长,一般为60-90分钟;固定的加热方法对一些特殊区域无法到达治疗区域,治疗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热疗设备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动辐射中心聚热式热疗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动辐射中心聚热式热疗装置,治疗床外壳9内部位于床底板19上平行安装两条滑轨15,床底板19上部位于两条滑轨15之间安装丝杠14,丝杠14一端连接电机6,电机6通过线缆连接控制柜12;控制柜12滑动安装于滑轨15上,控制柜12底部连接丝杠14,控制柜12前部设有连接板18,连接板18贯穿治疗床外壳9安装并且连接板18外端垂直安装机械臂支架11,机械臂支架11连接机械臂10,机械臂10前端安装辐射器16,辐射器16和机械臂10通过线缆连接控制柜12;治疗床外壳9上部设有床垫1。
所述控制柜12底部设有连接块17,连接块17设有与丝杠14相匹配的内螺纹孔,丝杠14与连接块17螺纹连接。
所述控制柜12下部与两条滑轨对应处安装滑块13,控制柜12通过滑块13滑动安装于滑轨15上。
所述丝杠14两端分别通过丝杠固定座7安装于床底板18上。
所述机械臂10通过机械臂连接机构安装于机械臂支架11上。
所述辐射器16上设有磁体,辐射器16通过磁体与机械臂10前端的金属吸合连接。
所述床垫1为折叠床垫,床垫1安装于床垫折叠支架2上,床垫折叠支架2安装于床架3上部,床架3位于治疗床外壳9内,床架3与床垫折叠支架2之间安装电动推杆4。
本发明的运动辐射中心聚热式热疗装置,通过机械臂的旋转实现肿瘤区域的聚焦加热,由于是运动式加热,所以可以避免灼痛感等,舒适度高;并且可以使用大功率加热,治疗时间短,效果佳;并且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治疗时,不需调整治疗床或者患者的位置,通过机械臂架的左右移动即可调节辐射位置,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运动辐射中心聚热式热疗装置外部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运动辐射中心聚热式热疗装置左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奥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奥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2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