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联合中空纤维管的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1268.1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0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言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杨剑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州市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联合 中空 纤维 淡水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淡化水处理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联合中空纤维管的淡化水处理相关系统,包括:太阳能预热部和蒸发部;蒸发部还包括壳体;多个蒸发组件,其间隔开纵向排布在壳体内;管Ⅳ;温度传感器Ⅰ;电动阀Ⅰ;以及控制器,其用于实时获取温度值A1,并将温度值A1与阈值T1进行比较计算,依据计算结果控制同步启闭电动阀和真空泵。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联合中空纤维管的淡水处理系统可有效利用太阳光能、太阳电能和太阳热能对海水进行预热及淡化处理,能量利用率高,且淡化处理全程无有害物质排出,有效保护环境,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淡化水处理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联合中空纤维管的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处理是能量密集型产业,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反渗透技术和蒸发技术(包含多级闪蒸技术和多效蒸馏技术)。反渗透技术利用增加原水压力的方法克服反渗透膜的渗透压,从而使海水和溶质得到分离。蒸发技术采用加热海水,逐级降低压力的方法使原水蒸发得到淡水。在已经规模化应用的技术中,无论是蒸馏法还是反渗透法,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和电能,这些能源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使淡化水处理相关在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同时,也给能源与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光热系统主要依赖于其表面的涂层吸收太阳光并传递给管内的流体,通过流体将热量传递至淡化水处理相关设备。目前的太阳能光热系统仍存在传热效率低、吸收辐射能量密度低、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联合中空纤维管的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将太阳能与中空纤维管有机结合,可有效利用太阳光能、太阳电能和太阳热能对海水进行预热及淡化处理,能量利用率高,且淡化处理全程无有害物质排出,有效保护环境,节能减排。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联合中空纤维管的淡水处理系统,包括:
太阳能预热部和蒸发部,其首尾衔接的倾斜设置,且蒸发部的进水端连通至太阳能预热部的出水端;所述太阳能预热部的出水端分支为多个出水口Ⅰ和多个回水口Ⅰ,且多个回水口Ⅰ位于多个出水口Ⅰ的下方,其中,多个出水口Ⅰ通过管Ⅰ连通至蒸发部,多个回水口Ⅰ通过管Ⅱ连通至太阳能预热部的进水口Ⅰ;所述蒸发部还包括:壳体,其为包括相互扣设的透明盖体和反光底部,透明盖体上喷涂有透光保温涂层;蒸汽出口,其开设在壳体上;多个蒸发组件,其间隔开纵向排布在壳体内;其中,任一蒸发组件包括导入管,其一端连通至任一个出水口Ⅰ,另一端向壳体内延伸设置;串联设置的蒸发伞,任一蒸发伞包括一组中空纤维管,其一端连通至导入管Ⅰ的另一端,一组中空纤维管的另一端呈发散状延伸设置;伞状均质壳,其扣设在一组中空纤维管的另一端上,伞状均质壳内成型有伞状的中空内腔,中空纤维管连通至中空内腔;与该蒸发伞串联的下一蒸发伞的一组中空纤维管的一端经该蒸发伞的外侧壁连通至其中空内腔;以此类推;导出管,其连通至串联设置的蒸发伞的尾端;以在导入管、串联设置的蒸发伞和导出管之间形成一蒸发通路;集液管,其一端延伸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集液管的另一端向所述壳体外延伸设置,且所述导入管的另一端连通至集液管;
管Ⅳ,其连通至蒸汽出口;
真空泵,其设置在管Ⅳ上;
温度传感器Ⅰ,其设置在多个出水口Ⅰ中任一出水口Ⅰ处;
电动阀Ⅰ,其设置在所述管Ⅰ上;以及
控制器,其与温度传感器Ⅰ和电动阀电连接,且控制器内还预存储有温度阈值T1=85℃,控制器还用于实时获取温度值A1,并将温度值A1与阈值T1进行比较计算:若连续两次获取的温度值A1≥T1,则控制器控制开启电动阀和真空泵;开启电动阀后,控制器还用于实时获取温度值A1,并将温度值A1与阈值T1进行比较计算:若连续三次获取的温度值A1<T1,则控制器控制同步关闭电动阀和真空泵。
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预热部包括:
支撑框,其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言,未经乔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12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灾现场救援用无人机的组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斜臂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