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永磁智能变频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90461.3 | 申请日: | 2020-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9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胡正会;马元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H02K5/20;H02K5/24;H02K5/15;H02K7/00;F16C33/16 |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刘颖 |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永磁 智能 变频 电机 | ||
1.一种一体化永磁智能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本体(1),所述电机本体(1)内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的转轴(3)延伸至电机本体(1)的前后两侧,所述电机本体(1)后侧设置有后罩(4),所述后罩(4)内设置有与转轴(3)连接的风机;所述电机本体(1)前端设置有端盖(11),所述端盖(11)中部设置有与转轴(3)同轴的轴承座(12),所述轴承座(12)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一孔(13),所述第一孔(13)的内壁上靠后一侧设置有挡圈(131);所述轴承座(12)前端设置有与转轴(3)前端匹配的轴套(21),所述轴套(21)中部对应设置有供转轴(3)通过的第三孔(28);所述轴套(21)外周设置有环形的挡盖(2),所述挡盖(2)与轴承座(12)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轴套(21)内设置有设有一对半圆形的石墨瓦(22),所述石墨瓦(22)延伸至第一孔(13)内且被限制在挡圈(131)及轴套(21)之间;所述石墨瓦(22)的外壁同时与轴套(21)内壁及第一孔(13)内壁贴合,两片石墨瓦(22)的内壁共同构成与转轴(3)匹配的第二孔(26);所述挡圈(131)内径小于石墨瓦(22)的外径且大于转轴(3)的外径;
所述石墨瓦(22)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形的凹槽(27),所述凹槽(27)前后贯通石墨瓦(22)的两端;
所述轴承座(12)前端设置有多个第一槽(14),所述第一槽(14)均布于第一孔(13)的外侧,所述第一槽(14)的前侧及内侧均为开口,所述第一槽(14)的宽度沿轴承座(12)的径向逐渐减小;所述石墨瓦(22)外壁上均布有多个弧形板(23),所述弧形板(23)的两端均与石墨瓦(22)外壁连接,所述弧形板(23)的外壁与第一槽(14)的内壁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永磁智能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23)前端与挡盖(2)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23)、挡盖(2)及石墨瓦(22)之间的空腔构成安装腔(24),所述安装腔(24)内设置有气囊(25),所述气囊(25)内填充有二氯甲烷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永磁智能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一槽(14)之间均设置有第二槽(15),所述第二槽(15)内侧与第一孔(13)连通,所述第二槽(15)外侧与轴承座(12)外周的散热孔连通;所述第二槽(15)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1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6)的制冷端与石墨瓦(22)外壁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永磁智能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2)内设置有与第一孔(13)同轴布置的环形的第二触头(19),所述第二触头(19)依次穿过各个第一槽(14)的后侧,所述第二触头(19)前侧的第一槽(14)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触头(18),所述第一触头(18)为弧形弹片且其初始时与第二触头(19)分开;所述第二触头(1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触头(18)通过线缆与半导体制冷片(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槽(14)与第二槽(15)之间设置有供线缆穿过的过线孔(17),所述过线孔(17)到轴承座(12)前端面的距离大于弧形板(23)后端面到挡盖(2)后端面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04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销接料输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永磁无刷直流变频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