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甲基蓝的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89284.7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8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马越;罗中秋;周新涛;母维宏;王路星;邵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0/02 | 分类号: | B01J20/02;B01J20/30;C02F1/28;C02F101/38;C02F101/36;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苏芸芸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亚甲基蓝的处理方法,具体是将铜渣粉100重量份、KOH 5‑10重量份与水混匀后,加入模具中,在室温下自然养护24h,脱模后,继续在室温下自然养护28天,破碎后过3mm筛制得吸附剂,将吸附剂加入含亚甲基蓝废水中,在室温下振荡吸附处理,实现亚甲基蓝的脱除;本发明方法能有效降低亚甲基蓝浓度,同时提高了工业废渣铜渣的综合处理利用率,对含亚甲基蓝的污水处理提供了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甲基蓝的处理方法,属于有机染料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纺织、皮革、造纸、橡胶及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大量含染料亚甲基蓝的废水排放进入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据研究表明,亚甲基蓝会损伤眼睛和皮肤,还可能引发呕吐、心律不齐,甚至导致人死亡,因此对废水中亚甲基蓝的消除对当今社会来说至关重要。目前去除废水中亚甲基蓝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氧化法、降解法、混凝法和吸附法,其中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吸附法。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状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甲基蓝的处理方法,能有效解决含亚甲基蓝废水处理的问题,提高铜渣的利用率,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亚甲基蓝的处理方法是将铜渣粉100重量份、KOH 5-10重量份与水混匀后,加入模具中,在室温下自然养护24h,脱模后,继续在室温下自然养护28天,破碎后过3mm筛制得吸附剂,将吸附剂加入含亚甲基蓝废水中,在室温下振荡吸附处理,实现亚甲基蓝的脱除。
所述铜渣粉中Fe2O3和SiO2质量含量之和大于80%。
所述KOH为市购分析纯试剂。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将铜渣粉用KOH激发其活性制备吸附剂,减少了固体铜废渣的堆存,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将其用于亚甲基蓝废水的吸附,降低了处理成本,实现铜渣的大规模利用,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亚甲基蓝的处理提供了新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限于所述范围,实施例中铜渣的主要组分为Fe2O3 58.09%、SiO2 22.84%、MgO4.99%、Al2O3 3.40%、CaO3.28%、ZnO 1.67%;
实施例1:本实施例吸附剂是将铜渣粉100g、KOH 5g与水混匀后,加入模具中,在室温下自然养护24h,脱模后,继续在室温下自然养护养护28天,破碎过3mm筛制得吸附剂,取吸附剂0.10g加入100mL浓度为50mg/L的含亚甲基蓝废水中,在室温下使用振荡器以300r/min的转速振荡,吸附4h后,用分光光度计在664 nm波长下测定亚甲基蓝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和终浓度,计算吸附材料的吸附率;每组实验设定3个平行样;本实施例吸附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达86.7%。
实施例2:本实施例吸附剂是将铜渣粉100g、KOH 6g与水混合后,加入模具中,在室温下自然养护24h,脱模后,继续在室温下自然养护养护28天,破碎过3mm筛制得吸附剂,取吸附剂0.25g加入100mL浓度为50mg/L的含亚甲基蓝废水中,在室温下使用振荡器以300r/min的转速振荡,吸附4h后,用分光光度计在664nm波长下测定亚甲基蓝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和终浓度,计算吸附材料的吸附率,每组实验设定3个平行样,本实施例吸附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达9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9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