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8730.2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3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康海军;张冲;姚毅;叶光成;陈望;李勇;汪国荣;吴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10 | 分类号: | G01M17/10;G01B5/252;G01B5/02;G01B5/0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张堰黎 |
地址: | 62003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架 构架 轮对 径向 组成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检测装置,所述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包括通过联杆联接的两副构架,各副构架端部固定连接承载鞍,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包括基座胎架和设置于胎架上、用于与承载鞍结合定位的四组定位装置;
所述胎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四角设置支柱,各支柱顶端设置底座,各底座的中心与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的各承载鞍的设计中心分别重合;四个底座上分别设置四组定位装置,各定位装置均包括:用于与底座固定联接的可移动中间体,中间体上支撑固定的、用于与承载鞍弧面结合的圆弧定位块,圆弧定位块至少一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承载鞍端面的活动顶头,和活动顶头底面的调整螺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组定位装置是两套全定位装置、一套半定位装置和一套活动定位装置;全定位装置的圆弧定位块外端部设置活动顶头,半定位装置和活动定位装置的圆弧定位块两端部均设置活动顶头;半定位装置的圆弧定位块弧面外侧的底座上设置Y向测量基准板,活动定位装置的圆弧定位块弧面外侧的底座设置Y向测量基准板、外端面的底座设置X向测量基准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设置全定位装置和半定位装置的底座表面设置十字结构的滑槽,中间体底面通过平键在滑槽中移动或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设置活动定位装置的底座表面设置凹槽,中间体底部设置的台阶结构通过螺栓和压板固定在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架中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的调节支撑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定位块端面为斜面并设置有燕尾槽,活动顶头一侧端面为与圆弧定位块斜面配合的斜面和凸起的燕尾,活动顶头在调整螺钉调节下沿斜面滑动用于与承载鞍内侧一端面锲紧定位固定。
7.一种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吊入检测装置,使外侧两个承载鞍紧贴全定位装置的圆弧定位块一侧端面,调整整体活动定位装置使其与承载鞍内侧鞍面贴合,旋转调节支撑装置辅助支撑轮对径向组成中部;
第二步:分别旋转各部位调整螺钉带动活动顶头移动使其锲紧承载鞍内鞍面U形槽两侧,依次测量数据L1至L7,计算确定各承载鞍中心坐标;并记录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序列号;
其中,L1是外侧左承载鞍内鞍面U形槽宽度,L2是外侧右承载鞍内鞍面U形槽宽度,L3是内侧左承载鞍内鞍面U形槽宽度,L4是内侧左承载鞍Y向偏移,L5是内侧右承载鞍X向偏移,L6是内侧右承载鞍内鞍面U形槽宽度,L7是内侧右承载鞍Y向偏移;
第三步:逆向旋转调整螺钉松开活动顶头,吊出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
第四步:将承载鞍中心坐标绘制成CAD图,模拟轮对径向组成实物,用CAD测量工具即可测出鞍面轴线中心的对角线a1、a2,计算鞍面轴线中心的对角线差△a=|a1-a2|,鞍面轴线中心距差△b=L5,并做好记录;
第五步:如检测尺寸符合鞍面轴线中心的对角线差△a≤3mm,鞍面轴线中心距差△b≤2mm,判定给序列号的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87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