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磁性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87421.3 申请日: 2020-09-18
公开(公告)号: CN112029728B 公开(公告)日: 2022-07-29
发明(设计)人: 张娜;初琪慧;刘永军;牟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大学
主分类号: C12N5/09 分类号: C12N5/09;G01N33/68;G01N33/577;G01N33/574;G01N33/543;G01N33/533;G01N21/64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宋海海
地址: 250012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荧光 磁性 纳米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荧光磁性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肿瘤诊断检测和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磁性纳米粒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层,在硅孔载入荧光素,表面连接与肝癌循环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的靶向因子GPC3得到一种荧光磁性纳米复合物;经试验证明,其粒径均一,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磁响应性以及生物相容性。上述荧光磁性纳米复合物能够实现肝癌循环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捕获,从而为肝癌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和分析开拓应用前景,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肿瘤诊断检测和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磁性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80%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因此,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极低,生存预后差,而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方式是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由原发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血液中CTC的数量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肿瘤直径在1mm时,CTC即会进入循环系统,而传统影像学手段难以发现。

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CTC检测具有无创、实时、方便、高效等显著特点,有望为肝癌患者开辟一条个性化的精准治疗之路。因此,CTC检测可用于实现肝癌早期诊断。然而患者血液中CTC含量极低,设计高效捕获肝癌CTC的系统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CTC检测方法主要有密度梯度离心法、微孔过滤法、微流控法、介电电泳法、基于磁性纳米载体的免疫磁分离法等。其中,磁性纳米载体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表面易修饰和优良的磁富集功能等优点,在磁生物分离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基于免疫磁分离的系统是FDA唯一批准上市的CTC检测手段,可见磁性纳米载体在CTC分离检测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基于上皮特异性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抗体修饰对CTC进行捕获,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识别血液中表达EpCAM的CTC,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将CTC与血液中其他细胞分离。然而,发明人发现,在肝癌临床患者中只有0~20%表达EpCAM,因此,发明一种高灵敏和特异性的方法用于肝癌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对于肝癌的临床指导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磁性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制备获得一种荧光磁性纳米复合物,经试验证明,其能高效、快速捕获肝癌循环肿瘤细胞,为CTC的诊断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利于实现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荧光磁性纳米复合物,所述荧光磁性纳米复合物包括磁性纳米粒,所述磁性纳米粒表面包覆有介孔二氧化硅层,所述介孔二氧化硅层的介孔中负载有荧光素,所述介孔二氧化硅层表面修饰有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靶向因子。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上述荧光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S1、将磁性纳米粒、模板剂和硅源混合进行反应,除模板后,制得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S2、采用被动载药法,将荧光素载入介孔中,得到荧光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S3、将连接分子修饰于硅层表面提供活性基团,将连接分子与GPC3靶向因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即得。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上述荧光磁性纳米复合物在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应用:

1)特异性捕获肝癌循环肿瘤细胞和/或制备特异性捕获肝癌循环肿瘤细胞产品;

2)肝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分析和/或制备肝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分析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7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