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密封传菜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7271.6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9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柴发动机徐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9/14 | 分类号: | A47G2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延峰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密封 传菜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密封传菜箱,包括底部主体、配重块、底部短连接管、底部长连接管、下部穿线孔、下部压紧螺栓、下部定滑轮、中部短连接管、上部短连接管、上部长连接管、支撑部分,所述底部主体底端固定有一水平的配重块,所述底部主体顶端左右两部各固定有两竖直的底部短连接管。本发明在静止放置时通过各短优质弹簧和各长优质弹簧能够将中部主体和上部主体撑起,从而通过将菜品填入或抽出,而通过手动提拉提手,由于装置自身重力和菜品重力的作用下,在钢丝绳的带动下能够使得底部主体、中部主体和上部主体紧密贴合,从而能够对本发明内部存放的菜品进行密封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菜箱,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密封传菜箱。
背景技术
现代餐饮行业中的中低端中式餐馆的上菜工作往往是由工作人员进行人工上菜,多是采用手端托盘为客人提供饭菜,而为了给客人提供持续优质的服务,看似简单的上菜工作对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并没有那么简单,工作人员在上菜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菜品的完整性,更要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菜品的溢出甚至是报废,还有可能造成人身的意外伤害,而为了解决此问题,餐饮行业的经营人员也想出了一系列的想法,例如采用更大的托盘来提高上菜效率,同时避免了菜品溢出的菜汁落地而造成的污染,但是当上菜过程中不够稳定时,会使得温度较高的菜汁溢出菜盘落入托盘,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烫伤,而另一种办法是采用焊接的上菜架,这种上菜装置在提高上菜效率的同时,又能够避免菜品容易溢出的问题,但是由于其是开放的状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菜品的污染,突出了传统上菜装置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密封传菜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密封传菜箱,包括底部主体、配重块、底部短连接管、底部长连接管、下部穿线孔、下部压紧螺栓、下部定滑轮、中部短连接管、上部短连接管、上部长连接管、支撑部分,所述底部主体底端固定有一水平的配重块,所述底部主体顶端左右两部各固定有两竖直的底部短连接管,所述底部主体顶端左右两部各固定有两竖直的底部长连接管,所述底部主体顶端左右两部各开有两竖直的下部穿线孔,所述底部主体左右两端各螺纹连接有两水平的下部压紧螺栓,各所述下部压紧螺栓与各下部穿线孔相连通,所述底部主体顶端左右两部各固定有两竖直的下部定滑轮,各所述底部短连接管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一竖直的中部短连接管,各所述中部短连接管上滑动连接有一竖直的上部短连接管,各所述底部长连接管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一竖直的上部长连接管,所述上部短连接管上端安装有一支撑部分。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支撑部分包括中部主体、上部主体、上部定滑轮、支撑管、提手、上部穿线孔、上部压紧螺栓、放置槽、不锈钢托盘,各所述上部短连接管上部共同活动插接有一竖直的中部主体,各所述上部长连接管上部共同活动插接有一竖直的上部主体,所述上部主体左右两部各固定有两竖直的上部定滑轮,所述上部主体左右两部各滑动连接有一竖直的支撑管,两所述支撑管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一竖直的提手,所述提手上端左右两部各开有一竖直的上部穿线孔,两所述上部穿线孔与提手内腔相连通,所述提手左右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一水平的上部压紧螺栓,所述底部主体和中部主体顶端分别开有一水平的放置槽,两所述放置槽顶端分别放置有一水平的不锈钢托盘。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底部短连接管内部分别置有一竖直的短优质弹簧,各所述底部长连接管内部分别置有一竖直的长优质弹簧,各所述下部穿线孔内部通过各下部压紧螺栓分别安装有一钢丝绳,各所述钢丝绳经由各上部定滑轮和下部定滑轮后通过各上部压紧螺栓固定在各上部穿线孔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在静止放置时通过各短优质弹簧和各长优质弹簧能够将中部主体和上部主体撑起,从而通过将菜品填入或抽出,而通过手动提拉提手,由于装置自身重力和菜品重力的作用下,在钢丝绳的带动下能够使得底部主体、中部主体和上部主体紧密贴合,从而能够对本发明内部存放的菜品进行密封保护,从而在保证了菜品的食用安全的同时,又能够大大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柴发动机徐州有限公司,未经江柴发动机徐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7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