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板裂缝的无损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7184.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4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任泽琦;翁之意;王灏林;居奕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35/00;G06N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孙永申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轨道 裂缝 无损 监测 方法 | ||
1.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板裂缝的无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于实验室中获取不同工况,环境条件下的无砟轨道板的声发射数据;
步骤2:针对步骤1中的声发射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用于训练智能识别轨道板损伤的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库,并利用其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毕的神经网络;
步骤3:将训练完毕的神经网络应用至原有的用于无砟轨道板裂缝无损监测的声发射监测系统中,得到改进的声发射监测系统,并利用其对实际任意无砟轨道板进行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板裂缝的无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201:基于步骤1中的声发射数据,将其区分为轨道板的正常工作状态和损伤状态的波形数据,基于区分完毕的波形数据,进一步合成数据并建立用于训练智能识别轨道板损伤的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库;
步骤202:利用训练数据库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毕的神经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板裂缝的无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301:将训练完毕的神经网络应用至原有的用于无砟轨道板裂缝无损监测的声发射监测系统中,得到改进的声发射监测系统;
步骤302:通过改进的声发射监测系统中的各分布式子电脑接收各个实际任意无砟轨道板的信号,并利用训练完毕的神经网络针对接收信号进行状态判别,若判别结果为信号正常,轨道板状态良好时,通过远程传输返回结果至各分布式子电脑继续进行无砟轨道板的实时监测;
步骤303:若判别结果为信号异常时,通过远程传输向改进的声发射监测系统中的中央电脑传递警告信息,中央电脑调取该异常信号对应无砟轨道板的波形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包括各种信息在内的完整报告;
步骤304:技术人员基于完整报告进行对应无砟轨道板的现场处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板裂缝的无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3中的各种信息包括损伤发生时间、损伤程度和损伤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板裂缝的无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声发射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和与所述计算机相连接的用于接收波形数据信号的声发射仪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板裂缝的无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条件和酸碱度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71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