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加工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87057.0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4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郝中亮;高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中亮 |
| 主分类号: | C03B37/02 | 分类号: | C03B37/02;C03B37/08;C03B37/08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加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加工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加工系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盖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设置有出料斗,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支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一号控流阀,所述一号控流阀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一号通孔,所述支管的内部设置有二号控流阀,所述二号控流阀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二号通孔,所述漏板的上端出料斗的内侧设置有螺纹管。本发明可以使玻璃纤维的加工质量更好,减少原料的浪费,将漏板进行拆卸,便于对漏板内的漏孔进行清理,防止漏孔堵塞,这种玻璃纤维加工系统将会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加工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最后形成各类产品,玻璃纤维单丝的直径从几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每束纤维原丝都有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通常作为复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通过玻璃纤维加工系统可以对玻璃纤维进行生产;传统的玻璃纤维加工系统有一些缺点,首先对玻璃进行拉丝的漏板容易堵塞,且清理不方便,其次,玻璃融化后直接进行拉丝,不能对熔融的玻璃进行性能检测,生产出的玻璃纤维质量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这种无碱玻璃纤维加工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加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碱玻璃纤维加工系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盖板,所述装置主体内设有扰动单元,扰动单元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设置有出料斗,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支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一号控流阀,所述一号控流阀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一号通孔,所述支管的内部设置有二号控流阀,所述二号控流阀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二号通孔,所述漏板的上端出料斗的内侧设置有螺纹管,所述漏板的下端外表面掏空设置有漏孔。
工作时,使用者将废气固态玻璃通过进料斗加入到装置主体内,通过扰动单元将废气固态玻璃打碎,然后,通过正向转动螺纹管可以将漏板固定在出料斗的下端,通过加热电极对玻璃进行加热,使其融化,通过转动一号控流阀使一号通孔与连接管垂直防止熔融玻璃从连接管流出,再通过转动二号控流阀使二号通孔与支管平行,然后将熔融玻璃从支管内排出,在对玻璃进行拉丝加工前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如果达到加工的要求,先转动二号控流阀使二号通孔与支管垂直,防止熔融玻璃从支管流出,然后旋转一号控流阀使一号通孔与连接管平行,可以将玻璃从连接管排出,熔融玻璃通过漏板内部的漏孔可以进行拉丝,在漏孔堵塞后,通过反向转动螺纹管可以将漏板进行拆卸,便于对漏板内的漏孔进行清理,防止漏孔堵塞。
优选的,所述扰动单元包括一号轴、一组安装块和一组扰动杆;所述一号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装置主体的内壁上,且一号轴的一端伸出装置主体外并与电机连接;一组所述扰动杆分别通过安装块安装在一号轴的外圈上,且一组扰动杆分别与一号轴的外表面呈倾斜设置,利用电机作用,并通过一号轴、一组安装块和一组扰动杆间的相互配合,将废气固态玻璃打碎;当将废气固态玻璃通过进料斗加入到装置主体内时,此时,驱动电机,电机带动一号轴转动,从而使得一组扰动杆均发生转动,转动的扰动杆将废气固态玻璃进行打碎处理,且同时由于一组扰动杆分别与一号轴的外表面呈倾斜设置,因此,避免了一组扰动杆将废气固态玻璃打碎中,造成一组扰动杆的断裂损坏,从而提高了一组扰动杆的使用寿命,保证能够提高玻璃加工的品质的同时,延长了该加工装置所使用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中亮,未经郝中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7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面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节能窗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