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环保型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85974.5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5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勤;董伊航;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00;C02F101/10;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孙永智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环保 水处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功能环保型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环保型水处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膨润土17-20份,甘蔗渣8-11份,粉煤灰6-7份,聚乙烯醇9-10份,菖蒲提取物3-6份,狗牙根提取物6-7份,活性炭10-13份,二氧化钛2-3份,三氧化二铝2-5份,石墨烯4-5份,分散剂3-6份,抗菌剂2-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环保型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剂为甲基异噻唑啉酮、富马酸二甲酯、盐酸胍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环保型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膨润土17份,甘蔗渣8份,粉煤灰6份,聚乙烯醇9份,菖蒲提取物3份,狗牙根提取物6份,活性炭10份,二氧化钛2份,三氧化二铝2份,石墨烯4份,分散剂3份,抗菌剂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环保型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膨润土18份,甘蔗渣9份,粉煤灰6份,聚乙烯醇9份,菖蒲提取物4份,狗牙根提取物6份,活性炭11份,二氧化钛2份,三氧化二铝3份,石墨烯4份,分散剂4份,抗菌剂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环保型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膨润土19份,甘蔗渣10份,粉煤灰7份,聚乙烯醇10份,菖蒲提取物5份,狗牙根提取物7份,活性炭12份,二氧化钛3份,三氧化二铝4份,石墨烯5份,分散剂5份,抗菌剂3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环保型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膨润土20份,甘蔗渣11份,粉煤灰7份,聚乙烯醇10份,菖蒲提取物6份,狗牙根提取物7份,活性炭13份,二氧化钛3份,三氧化二铝5份,石墨烯5份,分散剂6份,抗菌剂3份。
7.一种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多功能环保型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膨润土17-20份,甘蔗渣8-11份,粉煤灰6-7份,500-1000转/分钟,搅拌20-30分钟待完全混合,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非金属矿产,其在水中高度分散,对水中杂质的吸附十分有效果;甘蔗渣和粉煤灰是具有强吸附作用的材料,并且使用这些材料可以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与现在的绿色环保的理念相符合;
步骤2,待完全混合后在反应釜中继续加入聚乙烯醇9-10份,菖蒲提取物3-6份,狗牙根提取物6-7份,500-1000转/分钟,搅拌10分钟,菖蒲提取物和狗牙根提取物均为超累积植物,可有效吸附废水中的Cd、As、Ni、Cu重金属元素,安全无毒,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其内含有的金属硫蛋白能进一步提升对金属的贮存能力;
步骤3,在反应釜中继续加入活性炭10-13份,二氧化钛2-3份,三氧化二铝2-5份,500-1000转/分钟,搅拌10分钟,本发明中加入的活性炭是由木质、煤质和石油焦等含碳的原料经热解、活化加工制备而成,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化学基团,使用在本发明中为本发明提供了良好的吸附性,并且使用了二氧化钛和三氧化二铝,可以起到能脱硫的效果,与活性炭多空,比表面积大的性能结合,实现了对水中多种污染物的去除;
步骤4,在反应釜中继续加入石墨烯4-5份,分散剂3-6份,抗菌剂2-3份,500-1000转/分钟,搅拌10-20分钟;
步骤5,放料封装,制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9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仓式海底平台的建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点融合系统及设计运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