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命体征监测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5852.6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3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凤鹏飞;唐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联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1B5/00;A61H23/02;A61N1/3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命 体征 监测 器件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命体征监测器件,包括监测床垫,所述监测床垫包括外护套、第一垫体、第二垫体和第三垫体;外护套内设有安装腔,第一垫体、第二垫体、第三垫体均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且第一垫体、第二垫体、第三垫体沿检测床垫宽度方向并排布置,外护套顶端安装有三个沿检测床垫宽度方向布置的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带,并且三个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带分别与第一垫体、第二垫体、第三垫体对应设置;第一垫体、第二垫体、第三垫体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按摩件、第二按摩件、第三按摩件。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体重的人、不同的睡姿、不同部位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监测效果,还能够对使用者进行按摩治疗,提高体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命体征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命体征监测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进行检测的需求不断增大。呼吸率和心率是最基本的人体生命体征,人体的病态体征往往会从异常的呼吸率和心率上反映出来,因此,实现呼吸率和心率的日常实时监测对人体健康评估和疾病预防有着重要意义。长时间的呼吸率和心跳监测可使受监测者的健康状态被实时监测掌握,但传统监测系统大都使用接触式的穿戴式设备,用户体验差,监测时不仅干扰受监测者生活,其监测效果准确性也受限。
现有技术中虽已出现各种各样的保健床垫,但是,此类睡眠监测设备仅止步于睡眠监测,更没有与床垫很好的结合,尤其并没有提供后续相应的治疗服务;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床垫使用环境、不同体重的人、不同的躺姿、不同的传感部位等因素都会对床垫的使用效果产生比较大的差异。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命体征监测器件。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命体征监测器件,包括监测床垫,所述监测床垫包括外护套、第一垫体、第二垫体和第三垫体;外护套内设有安装腔,第一垫体、第二垫体、第三垫体均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且第一垫体、第二垫体、第三垫体沿检测床垫宽度方向并排布置,外护套顶端安装有三个沿检测床垫宽度方向布置的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带,并且三个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带分别与第一垫体、第二垫体、第三垫体对应设置;第一垫体、第二垫体、第三垫体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按摩件、第二按摩件、第三按摩件。
优选的,第一垫体顶端开设有沿检测床垫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固定有顶端开口的第一支撑体;第一按摩件包括多个第一伸缩按摩体,多个第一伸缩按摩体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并且多个第一伸缩按摩体沿检测床垫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优选的,第一按摩件还包括第一隔膜泵,第一伸缩按摩体包括第一硅胶罩、第一底托、第一马达、第一气囊、第一托盖和第一隔膜泵;第一硅胶罩内侧与第一支撑体连接且其外侧与第一底托连接,第一底托外侧安装有第一电极按摩头;第一托盖设置在第一硅胶罩内并与第一底托连接,第一马达安装在第一托盖与第一底托之间围成的空间内;第一气囊设置在第一硅胶罩内并位于第一托盖远离第一底托一侧,第一气囊通过充气管与第一隔膜泵连接。
优选的,第二垫体顶端开设有沿检测床垫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固定有顶端开口的第二支撑体;第二按摩件包括多个第二伸缩按摩体,多个第二伸缩按摩体均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并且多个第二伸缩按摩体沿检测床垫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优选的,第二按摩件还包括第二隔膜泵,第二伸缩按摩体包括第二硅胶罩、第二底托、第二马达、第二气囊、第二托盖和第二隔膜泵;第二硅胶罩内侧与第二支撑体连接且其外侧与第二底托连接,第二底托外侧安装有第二电极按摩头;第二托盖设置在第二硅胶罩内并与第二底托连接,第二马达安装在第二托盖与第二底托之间围成的空间内;第二气囊设置在第二硅胶罩内并位于第二托盖远离第二底托一侧,第二气囊通过充气管与第二隔膜泵连接。
优选的,第三垫体顶端开设有沿检测床垫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内固定有顶端开口的第三支撑体;第三按摩件包括多个第三伸缩按摩体,多个第三伸缩按摩体均安装在第三安装槽内并且多个第三伸缩按摩体沿检测床垫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联学院,未经安徽三联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