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5040.1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2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赵广斌;冯宝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递(中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73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地址: | 31403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插拔式 智能 充电 插座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及其应用方法。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向内凹陷形成具有供可拆卸地置入插头组件的容纳槽;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设有供插入蓄电池电源接口的至少一个接插头,所述插座本体与所述插头组件之间设有防水胶层,所述防水胶层沿所述容纳槽的内部周缘设置。本发明公开的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及其应用方法,插座本体和接头组件支持可插拔式设计,由于故障维修、日常维护等原因,可方便地将插头组件从插座本体处分离或者结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和一种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01336486,主题名称为连续插接式插头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后盖,金属薄套,导线,插头触头,其特征是:在绝缘外壳内部,对应触头的位置,设置两个与触头相配的导电金属薄套,引出的导线分别与两个金属薄套相连,而内部的其他结构不做改动,设置与金属薄套相对的后盖可方便开关”。
然而,在智能插座领域,以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为例,并未进一步解决防水等级低、存在浸水/漏水安全隐患等缺陷,需要予以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和一种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应用方法。
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及其应用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插座本体和接头组件支持可插拔式设计,由于故障维修、日常维护等原因,可方便地将插头组件从插座本体处分离或者结合。
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及其应用方法,其另一目的在于,插座本体和接头组件之间设有防水胶层,以提高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的整体防水等级,避免由于插座本体和接头组件之间的可插拔式设计而造成浸水等安全隐患。
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及其应用方法,其另一目的在于,插座本体和接头组件之间设有防水胶层,以提高插座本体和接头组件在结合后的紧密程度,避免意外松脱而造成安全隐患。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包括:
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向内凹陷形成具有供可拆卸地置入插头组件的容纳槽;
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设有供插入蓄电池电源接口的至少一个接插头,所述插座本体与所述插头组件之间设有防水胶层,所述防水胶层沿所述容纳槽的内部周缘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插头包括第一接插头和第二接插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座本体还内置有PCB板和升降压模块。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包括:
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向内凹陷形成具有供可拆卸地置入插头组件的容纳槽;
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设有供插入蓄电池电源接口的至少一个接插头,所述容纳槽朝向所述插头组件的内周缘涂布防水胶,所述插头组件被置入所述容纳槽时完整地与所述容纳槽的防水胶的区域相互结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插头包括第一接插头和第二接插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座本体还内置有PCB板和升降压模块。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可插拔式智能充电插座包括:
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向内凹陷形成具有供可拆卸地置入插头组件的容纳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递(中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递(中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