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3685.1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0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镇藩;陈江柱;黄灿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粤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F7/02;E03F5/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大小 雨水 分流 排放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井(1)和设置于分流井(1)内的分流装置,所述分流井(1)一侧设置有污水接收槽(2)和渗液槽(3),所述分流装置包括安装筒(42)、弹性恢复组件、污水接收盒(44)、导流盖(45)、分隔板(46)和渗液盒(47),所述安装筒(42)固定于所述分流井(1)内,所述安装筒(42)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管(421)、连接杆(422)和下筒(423),所述污水接收盒(44)滑移安装于所述下筒(423)内,所述污水接收盒(44)的盒底通过连接软管(52)与污水接收槽(2)连接,所述弹性恢复组件设置于所述下筒(423)内,且弹性恢复组件在污水接收盒(44)的重力变化下带动污水接收盒(44)上下滑移,所述分隔板(46)设置于所述上管(421)的下部,所述分隔板(46)同轴开设有泄水孔(461),且所述分隔板(46)内圈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杆(422)一端与所述分隔板(46)固定,所述连接杆(422)另一端与所述下筒(423)侧壁固定,所述连接杆(422)有若干,若干所述连接杆(422)沿所述下筒(423)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导流盖(45)设置于所述污水接收盒(44)上方并随所述污水接收盒(44)上下滑移,且所述污水接收盒(44)的盒底和所述下筒(423)的筒底均设置有磁体(6),所述渗液盒(47)设置于所述下筒(423)一侧,所述渗液盒(47)通过一根渗液管(472)与所述渗液槽(3)连通;所述污水接收盒(44)内填充有吸水海绵(51);所述分隔板(46)上开设有若干过溢孔(8),所述分隔板(46)上还设置有与若干过溢孔(8)一一对应并封闭过溢孔(8)的若干漂浮盖(462),所述漂浮盖(462)上侧与所述分隔板(46)转动连接,所述漂浮盖(462)与所述分隔板(46)之间形成有密封副,所述漂浮盖(462)上设置有浮块(9);
所述导流盖(45)为圆台,且所述导流盖(45)下部直径较大,所述导流盖(45)滑入所述下筒(423)时阻碍雨水流入所述污水接收盒(44)内;
所述漂浮盖(462)朝向所述分隔板(46)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63),所述分隔板(46)朝向所述漂浮盖(46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64),所述第一密封圈(463)内圈侧壁设置为第一密封面(4631),所述第二密封圈(464)外圈侧壁设置为第二密封面(4641),所述第一密封面(4631)和所述第二密封面(4641)之间形成密封副;
所述分流装置还包括固定环(41),所述固定环(41)外圈固定于所述分流井(1)的井壁内,所述上管(421)的外壁设置有环形连接凸起(4211),所述环形连接凸起(4211)抵接所述固定环(41)并螺钉固定;
所述固定环(41)与所述环形连接凸起(4211)之间夹持有环形密封圈(53),所述固定环(41)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插孔(411),所述环形密封圈(53)朝向所述固定环(41)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插管(531),若干所述插管(531)一一对应插设于若干所述插孔(411)内,所述环形连接凸起(4211)朝向所述固定环(41)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插柱(42111),若干所述插柱(42111)一一对应插装于所述插管(531)内,螺钉贯穿插柱(42111)并螺纹固定于固定环(41)上;
还包括防倒灌组件,所述防倒灌组件包括封闭环(71)和安装环(72),所述封闭环(71)中间的孔设置为排水孔(711),所述安装环(72)外圈固定于所述分流井(1)的井壁内,所述封闭环(71)固定于所述安装环(72)上,所述封闭环(71)下同轴设置有封堵块(73),所述封堵块(73)在水中漂浮并用于封堵所述排水孔(711);
所述封堵块(73)包括橡胶芯(731)和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括上壳(732)和下壳(733),所述橡胶芯(731)呈圆台形且上部直径较小,所述上壳(732)套装固定于所述橡胶芯(731)上部,所述下壳(733)套装固定于所述橡胶芯(731)下部,且所述上壳(732)和所述下壳(733)之间夹持有环形凸起(734),所述环形凸起(734)与所述橡胶芯(731)侧壁一体固定,所述环形凸起(734)外径的平均值等于所述封闭环(71)的内径。
2.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装置,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建造分流井(1)时,在分流井(1)一侧同时建造出污水接收槽(2)和渗液槽(3),连接软管(52)一端从污水接收槽(2)伸入分流井(1),渗液管(472)一端从渗液槽(3)伸入分流井(1);
2)、把封闭环(71)浇筑固定于分流井(1)的内壁;
3)、把固定环(41)浇筑固定于分流井(1)的内壁;
4)、把封堵块(73)安置于分流井(1)的底部;
5)、安装环(72)放置于封闭环(71)上并固定;
6)、把渗液盒(47)固定在分流井(1)的井壁上并把渗液管(472)与渗液盒(47)进行连接固定;
7)、进行安装筒(42)、弹性恢复组件和污水接收盒(44)的组装,并把连接软管(52)与污水接收盒(44)连接;
8)、在固定环(41)上安装环(72)形密封圈(53),插管(531)插入插槽中;
9)、把安装筒(42)放入分流井(1)中,环形连接凸起(4211)抵接固定环(41),插柱(42111)插入插管(531)中,并在环形连接凸起(4211)上打入螺钉,完成分流装置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粤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粤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36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