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距离小断面隧道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3684.7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吴熙栋;沈强强;张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钱塘江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14;E21D11/15;E21D20/00;E21D19/00;E21D11/10;F42D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距离 断面 隧道 施工工艺 | ||
1.一种长距离小断面隧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隧道两侧底部位置且在掌子面前方预埋混凝土块(12),在隧道掌子面的边缘位置开设一圈周边孔(2),在掌子面中部开设水平分布的多个分隔孔(21),并在分隔孔(21)上方开设多个减震孔(22),减震孔(22)位于周边孔(2)下方,多个减震孔(22)形成曲线的弧度与其正对位置周边孔(2)形成曲线的弧度相同,且减震孔(22)形成的曲线与周边孔(2)形成曲线之间距离为15-50cm;
S2:然后在掌子面开设爆孔(23),爆孔(23)位于分隔孔(21)与减震孔(22)之间,向爆孔(23)内装填炸药并起爆,之后清理分隔孔(21)上方部位进行清渣,并对隧道在分隔孔(21)上方部位做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底部位于混凝土块(12)上,开挖分隔孔(21)下方部位并进行清渣;
S3:然后重复S1-S2,之后拆除远离掌子面的初期支护,并在拆除初期支护的位置施作拱(7)和混凝土填充,同时开挖分隔孔(21)下方部位并清除弃渣,然后将分隔孔(21)下方位置进行初期支护;
S4:重复上述S1-S3步骤,直到整个隧道施工完成,再进行二次衬砌(71)最后开挖隧底、清碴、并浇筑混凝土形成隧道底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小断面隧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周边孔(2)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减震孔(22)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小断面隧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孔(21)上方开设有多个水平的减扰孔(24),多个减扰孔(24)沿着掌子面前进的方向逐渐倾斜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小断面隧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最底部的所述周边孔(2)位于隧道底层(8)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小断面隧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预埋混凝土块(12)具体通过如下步骤制得:在隧道的两侧位置向下挖基槽(1),基槽(1)挖至最底部的周边孔(2),然后在基槽(1)的底部打锚固孔(11)并注浆,将混凝土块(12)压入基槽(1)所注混凝土浆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距离小断面隧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块(12)朝向隧道中部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搭接块(121),搭接块(121)的顶部与基槽(1)内所注混凝土浆的顶部齐平,隧道底层(8)的顶部与混凝土块(12)的顶部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小断面隧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支护包括:用支架(3)将钢筋网(4)抵紧在隧道内壁,在隧道内壁设置有锚杆(41),锚杆(41)穿过钢筋网(4)插设到隧道内壁中,并喷射混凝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长距离小断面隧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两个水平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杆(31)、多个竖直的伸缩杆(32)、多个可伸缩的弧形杆(33),伸缩杆(32)固定连接于支撑杆(31)的底部,弧形杆(33)的两端与支撑杆(31)的顶部铰接连接,弧形杆(33)的铰接轴线与支撑杆(31)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距离小断面隧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于相正对所述支撑杆(31)上的伸缩杆(32)之间连接有可伸缩的稳定杆(5),稳定杆(5)固定连接于两个伸缩杆(32)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长距离小断面隧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侧支撑杆(31)上的伸缩杆(3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6),伸缩杆(32)沿着支撑杆(31)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部(3222),固定部(3222)设置有连接螺杆(3223),连接螺杆(3223)穿过连接杆(6)与固定部(3222)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钱塘江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钱塘江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36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