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栖落机动切换控制的吸引域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3557.7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8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真;王无天;岳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秦秋星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机动 切换 控制 吸引 优化 方法 | ||
1.一种无人机栖落机动切换控制的吸引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栖落动力学模型和栖落过程中各个状态量的约束,生成标称轨迹;
步骤2:将栖落动力学模型沿所述标称轨迹线性化,得到分段线性模型,设计分段线性的轨迹跟踪控制器;
步骤3:计算在所述轨迹跟踪控制器控制下的标称轨迹的吸引域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栖落机动切换控制的吸引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栖落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V为飞行速度、是V的倒数、μ为航迹角、α为迎角、qr为俯仰角速率、x为水平位移、h为高度、m是飞机的质量、M是空气动力和力矩、L是升力、D是阻力、Iy是飞行器俯仰转动惯量、CL、CD、CM分别是升力、阻力和力矩系数,Sa是无人机的空气动力表面积,ρ是空气密度、le是升降舵空气动力重心到无人机质心距离,Se为升降舵的空气动力表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栖落机动切换控制的吸引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栖落过程中各个状态量的约束为:
状态变量 下限值 上限值 -1]]> 0 25 α/rad -π/2 π/2 μ/rad -π/4 π/4 r/rad·s-1]]> -3.5 3.5 x/m 0 15 h/m 0 10 e/rad]]> -π/3 π/3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35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