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83432.4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裕和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7;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李雪梅 |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鲤鱼 孵化 繁殖 方法 | ||
1.一种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清澈干净水源地挖建孵化繁殖池,孵化繁殖池建立进出排水系统,孵化繁殖池长2~3米,孵化繁殖池宽2~3米,孵化繁殖池深为1.8~2.5米,孵化繁殖池底部分散一层石灰石,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氧气含量传感器,孵化繁殖池上搭建大棚;
(2)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横向分散的管路,管路之间距离为0.5~1米,管路上设置出头,出头之间的距离为0.3~0.6米,孵化繁殖池岸边上设置氧气机、温水箱和液料箱,温水箱内设置水温调节器,氧气机、温水箱和液料箱通过连接管、四通接头与设置在孵化繁殖池底部的管路连接;
(3)设置网状结构的产卵鱼巢,选用米糠、豆粕、油菜饼、沙质泥土搅拌均匀为泥浆,将搅拌好的泥浆粘在产卵鱼巢上,然后将产肉鱼巢放置在孵化繁殖池底部,往孵化繁殖池引入清水,清水水深70~80厘米,水温调节为18~22℃,通过增氧机增氧;
(4)选择个头大、无病灶、建壮的雌鱼进行催产,催产剂选用DOM+LRH-A2,注射方法是将针头朝鱼胸鳍内侧向前并和鱼体表面成45~60度角插入体腔,徐徐注入药液,将雌鱼放入孵化繁殖池内,待雌鱼产出鱼卵后将其捞出,将孵化繁殖池水位调整露出产卵鱼巢,选择活跃雄壮的雄鱼精液挤于产卵鱼巢上的鱼卵上,用手均匀搅动使卵全部受精;
(5)往孵化繁殖池引入清水,清水水深45~55厘米,水温调节为23~26℃,通过增氧机增氧,天晴打开大棚让孵化繁殖池接受阳光,孵化至孵化繁殖池中有鱼苗开始游动,通过孵化繁殖池底部的管路往产卵鱼巢上增加流动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选择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清澈干净水源地挖建孵化繁殖池,孵化繁殖池建立进出排水系统,孵化繁殖池长3米,孵化繁殖池宽3米,孵化繁殖池深为2米,孵化繁殖池底部分散一层石灰石,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氧气含量传感器,孵化繁殖池上搭建大棚。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孵化繁殖池底部设置横向分散的管路,管路之间距离为0.6米,管路上设置出头,出头之间的距离为0.5米,孵化繁殖池岸边上设置氧气机、温水箱和液料箱,温水箱内设置水温调节器,氧气机、温水箱和液料箱通过连接管、四通接头与设置在孵化繁殖池底部的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3)米糠、豆粕、油菜饼、沙质泥土比例为3:2:2: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设置网状结构的产卵鱼巢,选用米糠、豆粕、油菜饼、沙质泥土搅拌均匀为泥浆,将搅拌好的泥浆粘在产卵鱼巢上,然后将产肉鱼巢放置在孵化繁殖池底部,往孵化繁殖池引入清水,清水水深80厘米,水温调节为22℃,通过增氧机增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往孵化繁殖池引入清水,清水水深50厘米,水温调节为25℃,通过增氧机增氧,天晴打开大棚让孵化繁殖池接受阳光,孵化至孵化繁殖池中有鱼苗开始游动,通过孵化繁殖池底部的管路往产卵鱼巢上增加流动液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流动液料原料为艾草液、玉米粉、大豆粉、酸奶、鸡蛋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背鲤鱼孵化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流动液料原料按重量份为艾草液80~100份、玉米粉15~18份、大豆粉12~16份、鸡蛋液10~12份、酸奶6~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裕和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贵州裕和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34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