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狭缝的贴片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2925.6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4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山保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友华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5/30;H01Q13/10;H01Q13/08;H01Q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孙明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狭缝 天线 | ||
一种带狭缝的贴片天线,能够提高两个收发带域的设定自由度并与所要求的收发带域对应。该带狭缝的贴片天线具备:电介质基板;设于所述电介质基板的主面的放射电极(20);和配置于所述主面的相反面的接地板(40),所述放射电极包括具有曲径部(34a)的多个狭缝(34),并由第一馈电点(a)以及第二馈电点(b)的两个部位馈电,所述曲径部相对于一个狭缝具有两个凸部,所述第一馈电点以及所述第二馈电点各自配置于两个所述凸部的附近。
本发明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03月02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8/008168、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家申请号为201880016648.4、发明名称为“带狭缝的贴片天线”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两个不同的收发带域内工作的带狭缝的贴片天线。
背景技术
在卫星用、例如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用的天线装置中,通常使用与圆极化波的电波对应的贴片天线。另外,最近开始要求与贴片天线的由放射电极的外形所决定的收发带域不同地,设置另一个收发带域。
为了该目的而提出一种带狭缝的贴片天线。图12表示现有的带狭缝的贴片天线(但省略接地板)。如该图所示,带狭缝的贴片天线5具备:方形的电介质基板10;设于电介质基板10的主面的由平面状导体构成的方形的放射电极20;和配置于主面的相反面的未图示的接地板(接地导体),并且在放射电极20形成有两对直线状的狭缝30。在此,狭缝30是没有导体的部分。另外,对于放射电极20,通过馈电点a、b这两个部位进行双点馈电而有效地进行圆极化波的收发。通过贴片天线中的双点馈电,如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述地那样,将彼此相位以90°不同的信号向两个馈电点馈电,由此能够在较宽的频率带域内使轴比(AxialRatio)良好。
图12的带狭缝的贴片天线5变得具有两个收发带域,其一是根据放射电极20的外形尺寸决定的收发带域(贴片天线工作的收发带域),其二是由形成于放射电极20的狭缝30的长度所决定的作为狭缝天线的收发带域(狭缝天线工作的收发带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913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论文“Dual-Frequency Patch Antennas”,S.Maci and G.BiffiGentili著,1045-9243/97,1997IEEE.
非专利文献1表示图12所示的带狭缝的贴片天线5。
发明内容
图12的现有的带狭缝的贴片天线5的情况下,在对放射电极20使用的原本的贴片天线工作中,因电介质基板10的介电常数造成的对于放射电极20的电气长度的增大效果大(与放射电极20相接的电介质基板10的面积大)。相对于此,在基于直线状的狭缝30执行的狭缝天线工作中,仅涉及电介质基板10的狭缝30的周缘的电介质部分,由此因电介质基板10的介电常数造成的对于狭缝30的电气长度的增大效果小。另外,直线状的狭缝30的全长不得不短于放射电极20一边的长度。由此,由狭缝30的长度所决定的狭缝天线工作的收发带域与由放射电极20的外形尺寸所决定的贴片天线工作的收发带域相比较,高至机械性尺寸比以上。
由此,无法使狭缝天线工作的收发带域接近贴片天线工作的收发带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提高两个收发带域的设定自由度并能够与所要求的收发带域对应的带狭缝的贴片天线。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带狭缝的贴片天线。该带狭缝的贴片天线的特征在于,具备:电介质基板;设于所述电介质基板的主面的放射电极;和配置于所述主面的相反面的接地导体,在所述放射电极形成有具有曲径部、弯曲部或者曲折部的狭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友华,未经株式会社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2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