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衬盒智能折叠生产线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82652.5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8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庞春华;周保华;崔道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旭恒精工机械制造东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1B50/26 | 分类号: | B31B50/26;B31B50/04;B31B50/00;B31B105/00;B31B120/40;B31B110/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242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衬 智能 折叠 生产线 | ||
1.一种内衬盒智能折叠生产线,包括机架(9),该机架(9)上贯穿地设置有折叠纸板(a)的折叠通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折叠通道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给纸装置(1)、多道折叠成型机(2)、筒盒折叠机械手(3)、三面输送装置(4)、端边内折器(5)、前端壁折叠机(6)、转向输送机(7)、端边内折器(5)和后端壁折叠机(8);
所述多道折叠成型机(2)包括沿所述折叠通道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主运纸带对、球带运纸结构和短运纸带对,在所述折叠通道中心线的左右两侧还对称地设置有一道折叠导轨(2.1)、二道折叠导轨(2.2)、三道折叠导轨(2.3)和四道折叠导轨(2.4),所述一道折叠导轨(2.1)、二道折叠导轨(2.2)、三道折叠导轨(2.3)和四道折叠导轨(2.4)沿所述折叠通道从前至后依次布置;所述一道折叠导轨(2.1)与短运纸带对位置相对应并位于短运纸带对的外侧,所述二道折叠导轨(2.2)、三道折叠导轨(2.3)和四道折叠导轨(2.4)则位于球带运纸结构的外侧;所述主运纸带对包括位于折叠通道上下两侧的主运纸下带(2.10)和主运纸上带(2.12),所述球带运纸结构包括运纸球带(2.9)和钢球(2.6),该钢球(2.6)活动置于容球条(2.5)的球孔内,钢球(2.6)活动滚压于运纸球带(2.9)上,所述短运纸带对包括位于折叠通道上下两侧的短运纸下带(2.8)和短运纸上带(2.11);所述一道折叠导轨(2.1)的本体上设置有一道折叠导向面(2.1.1)、一道折叠翻转面(2.1.2)和一道折叠成型面(2.1.3),一道折叠导向面(2.1.1)垂直于一道折叠成型面(2.1.3),一道折叠翻转面(2.1.2)与一道折叠导向面(2.1.1)和一道折叠成型面(2.1.3)倾斜相交;所述二道折叠导轨(2.2)的本体上设置有二道折叠导向面(2.2.1)、二道折叠翻转面(2.2.2)和二道折叠成型面(2.2.3),二道折叠导向面(2.2.1)垂直于二道折叠成型面(2.2.3),二道折叠翻转面(2.2.2)与二道折叠导向面(2.2.1)和二道折叠成型面(2.2.3)倾斜相交;所述三道折叠导轨(2.3)的本体上设置有三道折叠导向面(2.3.1)、三道折叠翻转面(2.3.2)和三道折叠成型面(2.3.3),三道折叠导向面(2.3.1)垂直于三道折叠成型面(2.3.3),三道折叠翻转面(2.3.2)与三道折叠导向面(2.3.1)和三道折叠成型面(2.3.3)倾斜相交;在三道折叠导轨(2.3)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折叠托板(2.13),三道折叠导轨(2.3)与折叠托板(2.13)之间形成托板通道(2.14);所述四道折叠导轨(2.4)的本体上设置有四道折叠面(2.4.1),该四道折叠面(2.4.1)与三道折叠导向面(2.3.1)所在平面与所述折叠通道所在平面的交线相平行;所述筒盒折叠机械手(3)包括铰支于机架(9)上的握持托板(3.5),握持托板(3.5)对称地设置于上水平输送带(4.7)和下水平输送带(4.8)的两侧;在握持托板(3.5)上转动支承有握持转盘(3.6),相互对应的握持托板(3.5)和握持转盘(3.6)之间形成握持通道(3.12);握持托板(3.5)与翻转连杆(3.1)相铰连,该翻转连杆(3.1)的另一端与翻转曲柄(3.2)相铰连,翻转曲柄(3.2)由机械手电机(3.3)驱动;所述三面输送装置(4)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水平输送带(4.7)和下水平输送带(4.8),上水平输送带(4.7)和下水平输送带(4.8)设置于机架(9)上,在上水平输送带(4.7)和下水平输送带(4.8)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竖向输送结构,该竖向输送结构包括竖向主动辊(4.1)和竖向张拉辊(4.4),竖向输送带(4.2)张拉于竖向主动辊(4.1)和竖向张拉辊(4.4)上,竖向输送带(4.2)的输送带面与下水平输送带(4.8)输送带面相垂直;竖向主动辊(4.1)和竖向张拉辊(4.4)转动支承于竖向输送带支板(4.5)上,该竖向输送带支板(4.5)固定安装于机架(9)上;所述端边内折器(5)包括端边内折爪(5.1),该端边内折爪(5.1)通过内折爪支座(5.2)可转动地支承机架(9)上,该端边内折爪(5.1)设置于三面输送装置(4)和端折上输送带(6.3)之间;所述前端壁折叠机(6)包括端折下输送带(6.2),在端折下输送带(6.2)的前端设置有外端抬折装置(6.1),在端折下输送带(6.2)上方有间隔地设置有端折上输送带(6.3),该端折上输送带(6.3)的前端为坡带段(6.4),外端抬折装置(6.1)位于坡带段(6.4)的下方;所述外端抬折装置(6.1)的折纸臂(6.1.4)铰支于抬折支板(6.1.1)上,在抬折支板(6.1.1)上铰支有抬折气缸(6.1.2),抬折气缸(6.1.2)的另一端铰支于折纸臂(6.1.4)上,该抬折支板(6.1.1)固定安装于机架(9)上;所述后端壁折叠机(8)与前端壁折叠机(6)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旭恒精工机械制造东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旭恒精工机械制造东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26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