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关于消防控制室物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82403.6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0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团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美时美刻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A62C37/50;A62C37/36;H04W4/029;H04W64/00;H04W76/10;H04W84/12;H04N7/18;H04L29/08;G08C23/04;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敦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6 | 代理人: | 郭莹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关于 消防 控制室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于消防控制室物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智慧消防,所述方法包括:操作控制终端与智能控制模块无线连接;控制终端可通过网络协议向上述智能控制模块发送网络命令,也可访问智能控制模块内置操作界面直接操作。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智能控制模块、路由器、消防物联设备、远程服务设备、互联网、监控器控制模块、智能控制器、实施位置输入模块、电子地图、位置输入模块以及信息接收模块之间的互相配合下,以便技术人员快速指定修复方案以及修复方案所需要使用的相关设备以及工具,能够在电子地图上实现消防物联设备与控制终端实时位置共享的效果,便于技术文员快速找到所要进行检修消防物联设备所处的具体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慧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关于消防控制室物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消防控制室是设有火灾自动报警控制设备和消防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显示、处理火灾报警信号,控制相关消防设施的专门处所,具有消防联动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中应设置消防控制室。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IT行业又叫:泛互联,意指物物相连,万物万联,由此,“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已逐步渗入到各个领域中去,然而,现有的消防控制室内部设备,存在很大一部分设备不具备入网功能,如果全部更替为新设备,导致投入过大,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备资源的浪费,当消防控制室内部设备发生故障时,多是由相关技术人员赶到现场先进行排查,排查完成后构思维修方法,接着进行维修,过程较为繁琐,浪费时间,且在维修的过程中如果缺少某一元件后工具还另需购买,导致对消防控制室内部设备的检修工作效率偏低,因此,现阶段市场上亟需一种关于消防控制室物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消防控制室内部设备,存在很大一部分设备不具备入网功能,如果全部更替为新设备,导致投入过大,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备资源的浪费,当消防控制室内部设备发生故障时,多是由相关技术人员赶到现场先进行排查,排查完成后构思维修方法,接着进行维修,过程较为繁琐,浪费时间,且在维修的过程中如果缺少某一元件后工具还另需购买,导致对消防控制室内部设备检修工作效率偏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关于消防控制室物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关于消防控制室物联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操作控制终端与智能控制模块无线连接;
控制终端可通过网络协议向上述智能控制模块发送网络命令,也可访问智能控制模块内置操作界面直接操作;
当智能控制模块内置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由该控制终端所发出的网络指令后;
信号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网络指令传递至智能控制模块,并由内置单片机对各部件的协调管理,将网络指令翻译成为红外线的指令;
通过单片机上的红外线发光二极管发送,红外发光二极管在电压的作用下激发出红外线,从而达到向消防物联设备发送指令的作用,完成将网络信号转换为红外线信号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美时美刻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美时美刻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24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