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变油墨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81529.1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1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成;王红明;吉顺华;李芙蓉;李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邮鑫润龙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1/107 | 分类号: | C09D11/107;C09D11/102;C09D11/106;C09D11/03;C09K5/06 |
| 代理公司: | 金华市婺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40 | 代理人: | 胡恩晗 |
| 地址: | 225699 江苏省扬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油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油墨的制备方法,涉及油墨制备技术领域,包括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和相变油墨的制备等步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相变微胶囊油墨是一种使用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外壳、内部包含相变材料的新材料;本发明的相变油墨具有的优异的相变潜热能够充分发挥微胶囊本身的控温作用;本发明的相变油墨能释放或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起到能源的再利用和节约产品本身能源的效果,扩宽了油墨的功能,使其能够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多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相变油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墨的种类很多,但大多数油墨主要起到传递信息和美化图案的作用,而微胶囊油墨除了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外,还具有发挥特定功能的作用。例如热膨胀(发泡)油墨,其功能是实现三维立体感和绒绣触感,不过这种油墨立体调控的效果依然是与信息传递和图案化密切相关。
目前,包埋相转变材料的相变微胶囊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新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变微胶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能够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吸收或释放热量以维持自身温度的稳定。在相变转换过程中,相变微胶囊体积没有发生变化并且相变微胶囊自身的温度也保持恒定状态或变化很小。因此,相变微胶囊是一种非常好的调温或控温材料。
但由于相变微胶囊是利用成膜材料将相变材料包裹于其中形成微米、纳米级微小的核-壳结构粒子,因此使固体颗粒不易附着或黏附在基材表面导致限制了微胶囊的广泛应用。且目前的相变油墨控温能力不佳,油墨中的微胶囊容易脱落,且相变微胶囊油墨中含有纳米、微米级微胶囊,导致相变油墨粒径偏大,在印刷过程中容易堵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相变油墨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相变油墨控温能力不佳,附着力不强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相变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1-1)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SMAHNa)乳化剂的制备:将14-19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粉末、4-5.7份氢氧化钠和128-155份去离子水在45-55℃下搅拌4-5.5h,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SMAHNa乳化剂,待用;
(1-2)芯材的制备:将6-13份所述SMAHNa乳化剂、9-12份长链烷烃和90-100份去离子水在60-80℃下融化后乳化得到稳定的O/W乳液,保持所述O/W乳液在搅拌状态下待用;
(1-3)树脂水溶液的制备:将8.4-10.7份明胶放在水中0.5-1h,吸水膨胀后,水浴加热至60-80℃并搅拌,直至完全融化成明胶水溶液;
(1-4)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保持所述O/W乳液搅拌速率为300-500rpm,滴加所述明胶水溶液,滴加完毕后20-70℃下保温2.5-3.6h,将所得产物抽滤、洗涤、干燥,即得到所需相变微胶囊;
(2)相变油墨的制备:将12-20份所述相变微胶囊、64-72份连结料、4-9份色浆、5-9份成膜剂、1.5-3份胶粘剂、0.3-1.5份消泡剂和0.5-1.6份流平剂200-400rpm搅拌15-38min,混合均匀后即可得到所需的相变油墨。
优选的,步骤(1-2)中所述长链烷烃的碳原子数大于15。
优选的,步骤(1-2)中乳化条件为:在转速500-900rpm/min搅拌条件下乳化2-2.2h。
优选的,步骤(1-4)中滴加所述明胶水溶液速度为0.4-0.6ml/min。
优选的,步骤(1-4)中所述洗涤采用石油醚、蒸馏水分别洗涤若干次。
优选的,步骤(1-4)中所述干燥条件为20-50℃真空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邮鑫润龙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高邮鑫润龙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1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