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带保护装置的硬脑膜悬吊打孔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81349.3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3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梁晨;李扩;杨伶;李瑞春;郭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17;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杨凤娟 |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神经外科 开颅 手术 保护装置 脑膜 悬吊 打孔器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带保护装置的硬脑膜悬吊打孔器,包括手持电钻、钻头定位装置和保护装置;手持电钻包括机身、连接螺纹、钻头固定器和可拆卸式钻头,可拆卸式钻头通过钻头固定器设置在机身下端;钻头定位装置安装在手持电钻的下端钻头部,对钻头进行定位;保护装置包括主体和固定夹板,固定夹板活动安装在主体上,固定夹板上设置有套筒,钻头定位装置与套筒配合使用,通过调整固定夹板的位置,对钻头的进深进行控制;使用时,能够避免硬脑膜悬吊颅骨钻孔时可能出现的对硬脑膜及脑组织的损伤,提升开颅手术安全性,且适用范围广,可用于不同的开颅手术部位,具有操作简便,能极大提升硬脑膜悬吊的速度,提高开颅手术效率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带保护装置的硬脑膜悬吊打孔器。
背景技术
开颅手术是神经外科治疗颅脑肿瘤、外伤、出血、血管疾病的基本手术方式,占神经外科手术的绝大多数,也是每个神经外科医生都必须掌握的手术技术;
开颅手术有着严格的步骤,硬脑膜悬吊是其中经典的步骤之一:所谓硬脑膜悬吊,是指在取下骨瓣暴露出硬脑膜后,先用电钻在骨窗边缘钻孔,再用细丝线将硬脑膜的外层通过钻好的小孔固定在骨窗边缘;这一步骤大大减少了开颅过程中硬脑膜与颅骨之间由于剥离造成术后出血的潜在风险,是关系到开颅手术成败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硬脑膜悬吊钻孔时,术者使用电动工具利用高速钻头在骨窗边缘由外向内垂直或斜行钻孔,钻头依次钻透颅骨外板、板障及内板,当钻透颅骨到达硬膜外时,术者需及时停止钻头前进,否则高速钻头极有可能损伤硬脑膜,更有甚者,会钻透硬脑膜直接损伤脑组织,造成硬脑膜破裂、颅内出血等严重手术并发症;此外,由于颅骨表面具有一定弧度,且不同部位、不同患者颅骨厚度、骨质的硬度等均存在差异,在钻孔过程中,也可能由于钻头打滑等原因伤及硬脑膜甚至脑组织;因此,硬脑膜悬吊钻孔这一操作对术者的经验及技术要求极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带保护装置的硬脑膜悬吊打孔器,本硬脑膜悬吊打孔器通过将电钻、钻头定位装置、保护装置相结合,既大大提升了悬吊打孔时的安全性,又提高了打孔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具有能够精确规划打孔位置及深度、同时通过阻尼弹簧使钻头下降的力量及速度可控,可适应不同部位、不同厚度的颅骨钻孔要求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带保护装置的硬脑膜悬吊打孔器,包括手持电钻、钻头定位装置和保护装置,
手持电钻包括机身、钻头固定器和可拆卸式钻头,可拆卸式钻头通过钻头固定器设置在机身的下端,钻头固定器的外侧设置有连接螺纹;
钻头定位装置安装在手持电钻的下端钻头部,对可拆卸式钻头进行定位;
保护装置包括主体和固定夹板,固定夹板活动安装在主体上,在固定夹板上设置有套筒,钻头定位装置与套筒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的手持电钻还包括设置在机身上的凹槽、扳机式开关、防滑垫、外接电源接口,凹槽由四个连续的指状凹陷形成,设置在机身中部的一侧,防滑垫为带有凸起的橡胶结构,设置在与凹槽对称的另一侧面,扳机式开关设置在凹槽的上侧,与内部控制系统连通,外接电源接口设置在机身的尾部。
优选的,所述的钻头定位装置为中空套筒结构,包括内套筒、外套筒、阻尼弹簧和限位螺母,内套筒通过限位螺母活动套接在外套筒内,内套筒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与连接螺纹配合使用,阻尼弹簧设置在外套筒内,且阻尼弹簧的上端与内套筒的下沿侧面接触,下端与设置在外套筒下端的限位凸起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主体为由上板、侧板及下板组成的“匚 ”型结构,且在主体的侧板内侧设置有导向滑槽,导向滑槽与设置在固定夹板后端侧面上的滑动凸起配合使用,且在所述主体的底板上设置有钻头限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1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溶性叶黄素乳液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游戏状态监测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