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市域组团间出行路径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1210.9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8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佐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20;G08G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手机 数据 组团 出行 路径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适用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市域组团间出行路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手机信令数据预处理;筛选组团间出行数据;筛选组团间出行路径轨迹数据;生成组团间出行路径轨迹数据线要素;基于核查线法的组团间出行路径识别。通过该方法可判断市域组团间出行路径以及各路径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为市域骨干路网规划提供基础依据。本发明优点在于其实现简单,满足市域层面出行路径识别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市域组团间出行路径识别方法,属于交通规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未来城市发展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长,提倡组团式发展,同时也对市域组团之间的交通通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通道个数、通道等级、通道规模等。这首先需要准确把握现状市域组团之间的出行路径,进而摸清现状各通道所承担组团间交通联系份额,确定现状主要通道、次要通道,为市域骨干路网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判断市域组团间出行路径目前主要有抽样问询、车牌数据轨迹识别、GPS数据轨迹识别等方法。
(1)抽样问询
即通过传统问卷调查,询问市域组团间出行路径。优点在于方法简单,问卷设计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缺点在于抽样率低,需耗费大量人力提高样本量,且问卷调查受访者主观性较强,拒绝率高,信息反馈不全面。
(2)车牌数据轨迹识别
即通过各路段、交叉口探头视频识别机动车车牌,以此为车辆唯一标识判断市域组团间车辆出行路径。优点在于解决了传统问卷调查抽样率小问题,且出行路径信息获取手段客观;缺点在于若采用人工方式识别车牌依然要耗费大量人工成本,若采用机器识别则容易出现车牌遮挡缺失、车牌识别偏差等准确性问题,并且该方法对探头设备的维护、录像视频的存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3)GPS数据轨迹识别
即通过车载GPS设备,获取车辆运行轨迹,将轨迹与组团间通道进行拟合,从而判断市域组团间车辆出行路径。优点在于解决了车牌识别缺示、偏差等问题,并且对数据存储要求降低;缺点在于该方法对车载GPS设备普及率有一定要求,并且最小单位为车辆而非出行者。
近年来手机信令大数据应用逐渐成熟,即通过每个手机使用者上网、短信、电话产生带有位置信息的手机信令数据进行驻留和出行轨迹分析,优点在于采样率更高,采样对象为每个出行者,缺点在于采样精度基于手机基站,无法精确到GPS数据研究微观交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市域组团间出行路径识别方法,采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市域组团间出行路径,以克服传统方法各主要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市域组团间出行路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手机信令数据预处理;
B、筛选组团间出行数据;
C、筛选组团间出行路径轨迹数据;
D、生成组团间出行路径轨迹数据线要素;
E、基于核查线法的组团间出行路径识别。
进一步地,该方法基于中国联通智慧足迹公司DaaS平台;
其中步骤A中,包括生成基站转化栅格表、出行表和路径表;
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B1、利用default.ST_Point函数和基站转化栅格表生成栅格中心点点要素;
B2、利用default.ST_Geomcollection函数将组团A、组团B多边形边界生成面要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1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传输数据处理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排气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