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弯曲多芯光纤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0883.2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7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波;李鹏;王瑞春;张磊;沈磊;吴超;邓兰;付新华;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G02B6/03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光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弯曲多芯光纤,包括有共同外包层和间隔布设在共同外包层中的纤芯,所述的纤芯至少为4个,其特征在于各个纤芯的间距为28~33μm,所述纤芯从内向外依次为芯层、内包层和下陷包层,所述芯层半径R1为3.4~4.2μm,相对折射率差Δ1为0.31~0.40%,所述内包层的半径R2为5~9μm,内包层相对相对折射率差Δ2为‑0.05~0.05%,所述下陷包层半径R3为11~16μm,下陷包层相对折射率差Δ3小于‑0.5%,下陷包层外包覆共同外包层,所述的共同外包层为纯二氧化硅层,该多芯光纤截止波长低,小弯曲半径下的宏弯性能好、寿命长,不仅可以用于成缆,而且可将该多芯光纤的使用范围拓展到器件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弯曲多芯光纤,属于光通信传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具有高效服务器间协同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数据中心,成为了明显的信息总量和信息密度增长热点,从而对数据中心互连通信速率的提升提出迫切要求。由于数据中心互连通信呈现出设备数量众多、布线复杂、接口密度大等特点,仅仅依靠提高器件调制带宽,增加光纤链路或者具有不同稳定波长输出光源的数量,势必会增加系统运行或维护的成本、功耗、复杂度等。
近几年来,国际学术界提出采用空分复用SDM的方式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空分复用有两种方式,一是模式复用,即采用少模光纤,利用一根光纤传输2个以上的模式实现复用,增大系统容量。二是空间上的多芯复用,即单根光纤中具有多个单模芯子的光纤,实现多路复用的新传输技术。目前已有提出几种按单根光纤中的芯子数量分成4芯,7芯,10芯, 12芯和19芯光纤的多芯光纤等。多芯光纤中每个芯都是独立的光波导,在理论上这些多芯光纤中的N个芯子相应地可以将系统的总传输容量扩大N倍。
在2011年的OFC会议上,美国OFS公司报道了在7芯光纤中实现了56Tb/s的信号传输。同一年,日本NICT联合日本住友在7芯光纤中实现了109Tb/s的信号传输,这是首次实现单根光纤超过100Tb/s的传输实验。在2012年国际会议上,日本NICT首次报道了在19芯光纤上实现了超过305Tb/s的传输。同年ECOC会议上,日本报道了在12芯多芯光纤中实现了1Pb/s以上的信号传输实验,为未来通信网络扩容提供了技术储备。在2013年OFC会议上,首次有报道将7芯光纤用于数据中心的建设上,作为高速计算机的高度、高密度的并行互联。已有的这些多芯光纤在数据中心、通信线路与高速通信局域连接等领域都已经产生了应用。
多芯光纤已有多种剖面设计,但是大多关注光纤在通讯方面的应用,通常给出了光缆截止波长,而对光纤截止波长没有明确描述。如CN106575013B、CN105026965A、CN110161622A、CN106575013A等将多芯光纤的光缆截止波长设计为小于或等于1260nm,CN105324692B、CN103080797B等将多芯光纤的光缆截止波长设计为小于或等于1550nm。但是在器件领域,多芯光纤的使用长度通常为厘米级别,更加关注的是光纤截止波长,由于光缆截止波长通常比光纤截止波长大50-150nm,因此上述设计多芯光纤在器件中短波段使用时会产生高阶模,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同时,在器件内由于空间限制,光纤的弯曲半径可能会低至5mm。如果光纤设计时没有考虑光纤的在小弯曲半径下的弯曲损耗性能,这些光纤用于器件时,光纤串音增大将导致传输误码率的增大,严重时将导致通信失效,如CN105026965A、CN103080797B给出的光纤弯曲半径为30mm,专利文献CN103814312B给出的光纤弯曲半径为15mm,显然不适合在器件中使用。
同样的光纤在不同弯曲半径下受到的断裂应力差别很大,从而使用寿命有着很大差异,如果光纤制备时没有考虑到光纤小弯曲半径下的寿命,光纤在小弯曲半径下长期使用时会导致光纤断裂,严重影响器件寿命。目前多芯光纤设计时大多关注光纤的串扰,极少关注光纤寿命,少数涉及光纤寿命的也是在大弯曲半径下的光纤寿命,例如CN103814312B所述光纤在15mm的弯曲半径20年间的断裂概率为1.0×10-7以下,但未提及光纤在5mm弯曲半径下的寿命。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筋膜枪的按摩头摇摆冲击驱动结构及筋膜枪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