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气穹筒体的吊物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80704.5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9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甘建新;胡晋;慈元茂;赵佳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5/02 | 分类号: | B66C5/02;B66C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孙金金;周涛 |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穹筒体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穹筒体的吊物平台,包括组合使用的平台本体及吊物结构;所述平台本体包括连接筒体、平台板、栏杆立柱及栏杆加强柱,所述连接筒体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筒体与所述平台板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筒体的侧部安装有通风弯管,所述平台板的前侧与后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栏杆立柱,所述栏杆立柱通过所述栏杆加强柱连接;所述吊物结构包括结构框架及吊机行走梁,所述结构框架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平台板上,所述吊机行走梁安装于所述结构框架的顶部,所述结构框架的上方安装有顶部防雨板。本发明采用设置了顶部防雨板,雨天也可进行作业,避免了天气对吊装作业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穹筒体的吊物平台。
背景技术
LNG在码头和船坞阶段,气穹筒体已经安装完毕,但是还需要从气穹筒体吊入材料,而且舱内需要保持空气流通,现有的做法是直接在气穹筒体的上方放一个盖子,这种方法无法保证舱内空气的流通,而且当盖子拿掉后,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另一方面,现有的吊装方式是采用大型的起重设备,由于吊入的材料重量都比较轻,这种做法会导致吊车资源的浪费,增减建造成本,而且碰到下雨天气,吊装作业无法开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气穹筒体的吊物平台,本发明能够保证下雨天气吊装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影响舱内作业,而且吊装设备简单,减少了大型起重设备的使用,降低了建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气穹筒体的吊物平台,包括组合使用的平台本体及吊物结构;
所述平台本体包括连接筒体、平台板、栏杆立柱及栏杆加强柱,所述连接筒体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气穹筒体的顶部法兰相匹配,所述平台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筒体安装的圆孔,所述连接筒体与所述平台板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筒体的侧部安装有通风弯管,所述平台板的前侧与后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栏杆立柱,所述栏杆立柱通过所述栏杆加强柱连接,所述栏杆加强柱与所述栏杆立柱垂直;
所述吊物结构包括结构框架及吊机行走梁,所述结构框架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平台板上,所述吊机行走梁安装于所述结构框架的顶部,所述结构框架的上方安装有顶部防雨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平台板上设置有平台横向加强筋与平台纵向加强筋,所述平台横向加强筋与所述平台纵向加强筋垂直交叉设置,所述栏杆立柱安装于所述平台横向加强筋的端部,所述平台板的四个端部设置有本体吊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筒体沿周向设置有加强肘板,所述加强肘板连接所述平台板与所述连接筒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平台板的后侧设置有平台通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栏杆立柱为角钢,所述栏杆加强柱为圆钢,所述栏杆立柱上设置有供所述栏杆加强柱穿过的圆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结构框架包括顶框及支撑立柱,所述顶框为矩形,所述支撑立柱安装于所述顶框的四个角点处,所述吊机行走梁安装于所述顶框的下端面,所述顶部防雨板设置于所述顶框的上端面,所述顶部防雨板的上端设置有吊物结构吊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立柱两两通过底部角钢连接,所述底部角钢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所述底部角钢上设置有角钢加强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吊机行走梁的两端设置有防脱落角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部防雨板的下端面设置有防雨板加强柱,所述防雨板加强柱的端部连接所述支撑立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