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射成型系统和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80439.0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9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笹川翔;横田启;姊川贤太;山下诚一郎;新原裕司;丸山和伸;宫下大地;髙野浩辉;林里绪菜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丹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成型 系统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注射成型系统和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注射成型系统具备:注射成型机;检查装置,具有第一载置部、第二载置部、检查部和移动部;第三载置部;机器人,搬运成型品;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注射成型机、机器人和检查装置,使得在第一成型期间将第一成型品成型,在第一检查期间检查载置于第一载置部的第一成型品,在第一搬运期间将检查后的第一成型品从第一载置部搬运到第三载置部,在第二成型期间将第二成型品成型,在第二检查期间检查载置于第二载置部的第二成型品,在第二搬运期间将检查后的第二成型品从第二载置部搬运到第三载置部,第一检查期间与第二成型期间重复,并且第二检查期间与第一搬运期间重复。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注射成型系统和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由机器人从模具取出用注射成型机成型的成型品、将其搬运到检查装置并将检查后的成型品从检查装置搬运到工作台的装置。
专利文献1:特开2005-014224号公报
在如上述的装置那样检查由注射成型机成型的成型品并搬运检查后的成型品的装置中,有可能检查成型品的工序成为瓶颈而使生产周期延长。因此,在提高生产周期方面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注射成型系统。该注射成型系统具备:注射成型机,向成型模具注射熔融材料并将成型品成型;检查装置,具有第一载置部、第二载置部、检查部和移动部,所述第一载置部和所述第二载置部供所述成型品进行载置,所述检查部检查所述成型品,所述移动部使所述第一载置部与所述检查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载置部与所述检查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第三载置部,供经所述检查装置检查后的所述成型品进行载置;机器人,执行将所述成型品从所述成型模具搬运到所述第一载置部或所述第二载置部的动作和将所述成型品从所述第一载置部或所述第二载置部搬运到所述第三载置部的动作;以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注射成型机、所述机器人以及所述检查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注射成型机、所述机器人以及所述检查装置,使得在第一成型期间,通过所述注射成型机将作为所述成型品的第一成型品成型,在第一检查期间,通过所述检查部检查载置于所述第一载置部的所述第一成型品,在第一搬运期间,通过所述机器人将检查后的所述第一成型品从所述第一载置部搬运到所述第三载置部,在比所述第一成型期间靠后的第二成型期间,通过所述注射成型机将作为所述成型品的第二成型品成型,在第二检查期间,通过所述检查部检查载置于所述第二载置部的所述第二成型品,在第二搬运期间,通过所述机器人将检查后的所述第二成型品从所述第二载置部搬运到所述第三载置部,并且,使得所述第一检查期间与所述第二成型期间重复、且所述第二检查期间与所述第一搬运期间重复。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具有:第一成型工序,向成型模具注射熔融材料并将作为所述成型品的第一成型品成型;第一检查工序,检查经所述第一成型工序成型后的所述第一成型品;第一搬运工序,搬运经所述第一检查工序检查后的所述第一成型品;第二成型工序,向所述成型模具注射熔融材料并将作为所述成型品的第二成型品成型;第二检查工序,检查经所述第二成型工序成型后的所述第二成型品;以及第二搬运工序,搬运经所述第二检查工序检查后的所述第二成型品,在所述制造方法中,使进行所述第二成型工序的期间与进行所述第一检查工序的期间重复来进行所述第二成型工序,并且,使进行所述第一搬运工序的期间与进行所述第二检查工序的期间重复来进行所述第一搬运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系统的简要构成的第一立体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系统的简要构成的第二立体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系统10的简要构成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系统10的简要构成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注射成型机的构成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感部件和电感部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负载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