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导通结构及包含其的在机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80207.5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1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兵;钟家坪;张春梅;李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B23Q11/00;B23Q17/24 |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 地址: | 432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结构 包含 测量 装置 | ||
1.一种电气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本体相对的端面上分别开设有插槽,即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插槽;两插槽中分别设置有电气导通组件,并在两本体上分别开设有连通插槽的接电孔,即第一接电孔和第二接电孔,用于两电气导通组件中电气线缆的接出;且
所述第一本体上对应所述第一插槽开设有弹簧槽,用于设置弹簧片;所述弹簧槽的开口处与所述第一插槽的开口处之间成对设置有导槽;所述弹簧片的一端卷设在所述弹簧槽中,其另一端从所述弹簧槽中伸出并以其横向两侧分别嵌入对应的导槽中,使得所述弹簧片可在两所述导槽的引导下进行往复移动,并实现两本体相互远离时对所述第一插槽开口侧的封闭以及两本体相互靠近时对所述第一插槽开口侧的打开;
所述第二本体上对应所述弹簧片设置有拨杆,并在所述弹簧片上设置有拨片孔,且对应所述拨片孔在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弹簧槽之间设置有拨杆槽;所述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本体上,其另一端朝所述第二插槽一侧偏折有一定角度;继而所述拨杆可在两本体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以端部穿过所述拨片孔并伸入所述拨杆槽中,通过所述拨杆在拨杆槽中的不断伸入带动所述弹簧片解除对所述第一插槽的封闭;
所述第一插槽中的电气导通组件其端部不突出所述导槽的开设位置,使得所述弹簧片可将该电气导通组件封装在所述第一插槽中;且所述第二插槽中的电气导通组件其端部突出于所述第二插槽的开口位置,使得两本体相互靠近后,所述第二插槽中的电气导通组件可以伸入所述第一插槽中并抵接匹配该第一插槽中的电气导通组件,从而实现两本体之间的电气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导通结构,其中,所述电气导通组件包括插块、导通件和弹性垫;
所述插块可匹配嵌入所述插槽中,其正对插槽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弹性垫嵌入所述凹槽中;且该插块背离所述凹槽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凹槽的通孔,用于导通件的安装和限位;所述导通件的一端限位在所述凹槽中并抵接所述弹性垫,其另一端伸出所述插块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导通结构,其中,两本体同时匹配在一个或者多个导轨上,使得两本体可在所述导轨的引导下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导通结构,其中,对应两本体设置有到位锁定单元,用于实现两电气导通组件抵接匹配后两本体之间的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导通结构,其中,在所述第一本体或所述第二本体的端部沿环向设置有密封单元,用于在两本体对接完成后将两本体对接的位置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导通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本体上的插块以其端部突出于该第二本体的端面,且该端部可在两本体匹配时刚好嵌入所述第一插槽中。
7.一种在机测量装置,其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机测量装置可同轴装设于机床安装加工刀具的位置上,其包括测量连接组件、调节组件、测量单元和主轴连接组件;
所述主轴连接组件的一端匹配连接所述测量连接组件,其另一端可对应连接在所述机床主轴上,并可跟随所述机床主轴按特定的测量路径运动;
所述测量单元与所述调节组件匹配设置,前者用于实现工件加工部位的测量,后者用于实现对所述测量单元的调节;所述测量单元和所述调节组件分别连接在所述测量连接组件上;
所述第一本体固定在所述机床主轴上,其电气导通组件的电气线缆与机床的线缆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固定在所述测量连接组件上,其电气导通组件的电气线缆与所述测量单元的线缆电性连接;继而所述第二本体可在所述主轴连接组件与所述机床主轴连接时与所述第一本体对应连接,实现所述在机测量装置与机床的电气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2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