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包效用值的缓存替换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80194.1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6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汪淑娟;马芳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5/06 | 分类号: | G06F5/0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明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5 | 代理人: | 王鹏飞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包 效用 缓存 替换 方法 | ||
1.一种基于数据包效用值的缓存替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Step1:客户端接收待缓存的数据包;
Step2:判断当前待缓存的数据包是否为编码包;
Step3:若待缓存的数据包是未编码包,判断客户端的缓存空间是否已满;
Step4:若缓存已满,判断该数据包是否是客户端请求的,若该数据包不是客户端所请求的,继续判断该数据包是否能帮助解码;
Step5:若不能帮助解码,分别计算数据包的解码贡献值和被请求的密度,然后计算该数据包的效用值;
Step6:判断数据包的效用值是否大于当前缓存空间中效用值最小的数据包,若大于则删除当前缓存中效用值最小的数据包,缓存当前包;
将所述Step2中当前待缓存的数据包定义为待判断包,令待判断包为packet,其对当前缓存中已缓存的编码包的贡献称为decoding contribution,将缓存中含有packet的编码包对应的编码向量单独组成一个矩阵A,若packet是编码包,则将含有packet中任一数据的编码包对应的编码向量单独组成一个矩阵A,A矩阵和packet对应的编码向量合并,组成矩阵A',则packet的解码贡献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rank(A')表示矩阵的行数;
针对packet,将每次packet被请求且packet不在缓存中的时间点记为t1,t2,...tn,则Ti=ti+1-ti;若请求packet时,packet恰好在缓存中,即发生了cache hit事件,此时不记录时间点,则packet的被请求密度access density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Ni为packet在时间段Ti内被请求的次数,N为总时间段数;
所述效用值的计算公式是:
Utility(packet)=DC(packet)*AD(packe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包效用值的缓存替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2中若判断当前待缓存的数据包是编码包,则:
Step7:判断该编码包是否可解;
Step8:若不可解则继续判断该编码包是否含用户请求的数据;
Step9:如果是,分别计算数据包的解码贡献值和被请求的密度,然后计算该数据包的效用值,若含有多个用户请求的数据,则效用值取多个请求数据中对应的最大值;
Step10:判断编码包的效用值是否大于当前缓存包中的最小效用值,如果是,删除当前缓存中效用值最小的包,将待判断的编码包缓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包效用值的缓存替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4中若判断该数据包是客户端请求的,则:删除当前缓存中效用值最小的包,缓存当前包,且当前包的效用值记为其access density。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包效用值的缓存替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4中若判断该数据包能帮助解码,则:删除当前缓存中除用于解码外的包中效用值最小的包,缓存当前包,且利用当前包和其他已缓存的编码包进行解码,将解码出的数据存入缓存用于解码的编码包则删除,该包的效用值记为access density,解码出的其他包的效用值也记为access density。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包效用值的缓存替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7中若判断该编码包可解,则:删除当前缓存中除用于解码外的包中效用值最小的包,缓存当前包,且利用当前包和其他已缓存的编码包进行解码,将解码出的数据存入缓存,用于解码的编码包则删除,该包的效用值记为access density,解码出的其他包的效用值也记为access densit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1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