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负压式高压直流断路器供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0097.2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3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悦民;王红斌;张猛;马骢;刘成柱;韩迪;王楠;刘小龙;石江浩;骆天宇;王雪薇;袁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H9/02;H02H1/06;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张红莲 |
地址: | 1024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负压式 高压 直流 断路器 系统 | ||
1.一种耦合负压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供能系统,所述耦合负压式高压直流断路器包括主支路(12)、转移支路(14)和耗能支路(13)三部分;其特征在于:
耦合负压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供能系统包括两台UPS电源(3)、一送能开关柜(7)、一对地主供能变压器(17)、主支路供能子系统(11)以及转移支路供能子系统(15);
所述两台UPS电源(3)并联运行,两路站用电(1,2)输入端分别与UPS电源中的自动转换开关ATS连接,两台UPS电源(3)输出端并联连接后经送能开关柜(7)与对地主供能变压器(17)的输入端相连;
对地主供能变压器(17)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支路供能子系统(11)、转移支路供能子系统(15)相连;
其中,所述对地主供能变压器(17)对地绝缘水平与耦合负压式高压直流断路器对地绝缘水平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负压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台UPS电源配各自的蓄电池组,依次通过隔离开关、自动转换开关ATS连接到第一站用电(1)和第二站用电(2);
在两台UPS电源正常运行时,两台UPS电源通过各自内部的并机模块(5)以及所控制的互联开关(4)实现并机运行;
第一台UPS电源默认优先通过自动转换开关ATS连接第一站用电(1),第二台UPS默认优先通过自动转换开关ATS连接第二站用电(2),只要任意一路站用电正常就能确保两路UPS电源正常工作,当两路站用电(1,2)都掉电的情况下,两台UPS均切换至蓄电池供电;当两台UPS都故障时,切换至静态旁路支路,由站用电直接给直流断路器供能系统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负压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单台UPS电源的额定容量、输出额定电流与对地主供能变压器(17)参数一致,正常运行时,两台UPS电源(3)带载率分别为50%,一台故障停运后,另一台UPS电源带载率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耦合负压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UPS电源(3)通过隔离刀闸(6)接入送能开关柜(7),然后连接至对地主供能变压器(17)的输入端;
所述送能开关柜(7)包括软起接触器、接触器(8)、一个软起电阻(9)、一个隔离变压器(21);
UPS电源(3)通过隔离刀闸(6)与接触器(8)的一端相连,接触器(8)的另一端与隔离变压器(21)的原边相连,隔离变压器(21)的副边连接至对地主供能变压器(17)的原边即输入端;
所述软起接触器和软启电阻(9)串联形成软启动电路,连接在隔离刀闸(6)和隔离变压器(21)的原边之间,与接触器(8)的供能电路相并联;启动时先启动软起电路,当电压稳定后投切到供能电路为隔离变压器(21)供电;
开关柜通过光纤与直流断路器控制系统BCU(10)连接,接受BCU遥控合闸、分闸命令,通过BCD控制接触器(8)的动作,实现线路对高压直流断路器的供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负压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地主供能变压器(17)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主支路供能子系统(11)和转移支路供能子系统(15),所述对地主供能变压器(17)采用多级干式串联结构或单级SF6气体绝缘结构;
耦合负压式高压直流断路器主支路(12)包含多个快速机械开关,转移支路(14)由多层电力电子阀段和耦合负压装置组成,对地主供能变压器(17)额定容量的80%应大于等于主支路供能子系统(11)和转移支路供能子系统(15)总容量;对地主供能变压器(17)额定隔离电压的80%需大于等于直流系统最大运行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0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