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石油密度的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0001.2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9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宏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9/04 | 分类号: | G01N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石油 密度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石油密度的检测装置,包括供油管、储油瓶、标准体积金属块、推动装置、接油瓶和PLC控制系统;储油瓶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感应液位与出油口等高,出油口处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导流嘴;储油瓶的底部设有进油口,进油口与供油管连接,进油口设有电磁阀;在储油瓶的上方设有滑道;标准体积金属块在推动装置的推动下能够位移至滑道;接油瓶位于储油瓶的出油口下方;液位传感器、电磁阀和推动装置均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该检测装置替代了密度计法,将标准体积的金属块沉到装有石油待测样品的瓶中,溢流出与标准体积金属块相同体积的石油,通过检测溢流出的石油密度质量,便可计算出待检测石油的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石油密度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密度是石油及石油产品最常用、最简单的物理性能指标。石油的密度随着其组成中的碳、氢、硫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含芳香烃多、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石油及石油产品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有烷烃多的最小。
密度计法是目前常用的石油密度检测方法,其是以阿基米徳定律为基础的。使试样处于特定温度,将其倒入温度大致相同的密度计量筒中,将合适的密度计放入已调好温度的试样中,当密度计沉入液体石油产品时,排开一小部分液体,密度计受到它所排开的液体重量的浮力作用。依据阿基米徳定律,当被密度计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等于密度计本身的重量时,即密度计受到的浮力与作用于它的重力相等时,密度计漂浮于石油产品中,处于平衡状态。当温度达到平衡后,读取密度计读数和试样温度。用石油计量表把观察到的密度计读数换算成标准密度。
虽然,密度计法是能够实现快速测量,操作简单的检测方法,但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难以满足某些客户的实际需求。因此,本行业仍需要新的密度检测装置,以实现选择多样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石油密度的检测装置,包括供油管、储油瓶、标准体积金属块、推动装置、接油瓶和PLC控制系统;
所述储油瓶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储油瓶的侧壁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高度与液位传感器的感应液位等高;所述出油口处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导流嘴;所述储油瓶的底部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供油管连接,所述进油口设有电磁阀;在所述储油瓶的上方设有滑道;所述标准体积金属块在所述推动装置的推动下能够位移至所述滑道;所述接油瓶位于所述储油瓶的出油口下方;
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推动装置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通过上述设置,检测时,供油管向储油瓶输入待检测密度的石油样品,当石油样品达到指定高度,即储油瓶液位传感器的指定感应高度,液位传感器将信号发送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关闭以停止向储油瓶输入石油样品,并控制推动装置工作将标准体积金属块推入滑道,使得标准体积金属块沉入储油瓶,由于标准体积金属块的沉入使得待测石油的液位升高,与标准体积金属块等体积的待测石油样品从出油口经导流嘴溢流至接油瓶中,通过测试接油瓶和导流嘴的实验质量,再减去检测前接油瓶和导流嘴测试的初始质量,获得的即为溢流出的石油样品质量,通过公式ρ=m/v,即可计算出石油样品的密度。
在实施上述实施例时,进一步地,所述供油管的输入端接头内设有缓流管;所述缓流管的底部为网孔块;所述网孔块上分布有相互连通的缓流孔;所述缓流孔内含有滚动球体;
供油管的输入端接头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内设有若干层格子板;所述格子板的网格孔上设有筛网;
所述过滤管连接有输出接管。
在实施上述实施例时,进一步地,所述筛网的目数为400目。
在实施上述实施例时,进一步地,所述滚动球体为金属球。
在实施上述实施例时,进一步地,所述供油管的输入端接有漏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宏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宏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