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混肥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9560.1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3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游军林;谢刚清;黄建康;唐怀军;袁路燕;王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施利(宜城)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5/12 | 分类号: | C05G5/12;C05G1/06;C05G5/3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李金玲 |
地址: | 4414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混肥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复混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混肥生产方法,包括将低浓磷酸和高浓硫酸混合制成混酸,用混酸泵将混酸输送到管式反应器,并向管式反应器中通入一定计量的气氨与混酸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磷酸一铵、硫酸铵的混合料浆,将混合料浆喷到转鼓造粒机内滚动的料层上进行造粒。本发明通过低浓磷酸与高浓硫酸混合过程中放热对混酸溶液进行加热,然后向混酸中通入气氨,一方面加热的混酸可以加快酸与气氨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在反应过程中继续放热,将反应得到的混合浆料直接喷到转鼓造粒机内滚动的料层上,可以提供造粒所需要的液相和温度,降低企业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混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混肥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又是农作物耐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肥料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市场上,肥料的种类数不胜数,肥料也从最原先的单一肥,发展到现在的复混肥(复合肥)。
目前,复混肥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例如第一,复混肥中磷元素主要来源于粉状磷酸一铵,而磷酸一铵的生产是由磷酸与氨反应制得,这样会使得复混肥的生产工序非常复杂,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第二,现有复混肥生产过程中,能耗较高,企业生产成本较高;第三,在复混肥造粒过程中,为了保证肥料颗粒的粒径,需要另外向造粒机中加入蒸汽,增加企业能耗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混肥生产方法,其先通过低浓磷酸与高浓硫酸混合,混合过程中放热从而对混酸溶液进行加热,然后向混酸中通入气氨,一方面加热的混酸可以加快酸与气氨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在反应过程中继续放热,将反应得到的混合浆料直接喷到转鼓造粒机内滚动的料层上,可以提供造粒所需要的液相和温度,降低企业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混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浓度小于40%的磷酸与浓度为90%~99%的硫酸铵比例配制混酸;
步骤2,将混酸输送至管式反应器,并向管式反应器中通入适量气氨,与混酸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磷酸一铵、硫酸铵的混合浆料;
步骤3,将生成的磷酸一铵和硫酸铵的混合浆料,喷到转鼓造粒机内滚动的料层上,进行造粒;
步骤4,将造粒机内的物料经过干燥、筛分、冷却后得到复混肥。
所述磷酸浓度为15%~25%。
所述硫酸浓度为94%~99%。
步骤1中所述磷酸与所述硫酸的体积比为1:(0.5~1.5)。
步骤2中所述气氨浓度为10%~25%。
步骤2中所述气氨与所述混酸反应时间为2~20s。
步骤2中所述气氨的用量与所述磷酸摩尔比为H3PO4:NH3=1:(5~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低浓磷酸与高浓硫酸混合,混合过程中释放出热量,可以对混酸进行加热,提高中和反应前,混酸溶液的温度,可以提高中和反应速度,减少气氨与混酸在管式反应器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利用酸混合过程释放的热量和中和反应释放的热量,加热混合浆料,提高造粒机内的温度,保证造粒机内所需的温度,降低能耗;
3、利用低浓度磷酸,不仅有利于酸混合过程中放热,而且有利于保证造粒机内所需的液相,减少造粒机内蒸汽的额外加入,降低生产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施利(宜城)化肥有限公司,未经嘉施利(宜城)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95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巾机
- 下一篇:空心柱式复合绝缘子及内衬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