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带信号跟踪的单边带解调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79391.1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2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向长波;杨明洋;彭华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7/148 | 分类号: | H04L27/1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岚崴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带 信号 跟踪 边带 解调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带信号跟踪的单边带解调方法,通过定义并控制通带带宽passband参数可以跟踪单边带基带语音信号,实现单边带调制信号的准确解调。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增强单边带解调效果,在单边带通信系统面临发射、接收端频率不一致,解调信号不稳定的难题下,本发明通过定义并控制通带带宽passband参数能够手动跟踪单边带基带信号,进而可以按照所接收信号的实际频率位置进行解调,这样能够克服单边带信号因自身没有载波分量而无法设计频率自动跟踪功能的缺陷,也便于在频分复用的单边带通信系统公共信道中查询各个信号,增强单边带解调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边带解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带信号跟踪的单边带解调方法。
背景技术
单边带调制信号,相对于调幅AM、双边带信号DSB来说单边带调制不仅可节省发射功率,而且所占用的频带宽度比AM、DSB减少了1/2,是短波通信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调制方式。单边带调制信号只传递上边带USB或下边带LSB信号,单边带信号的调制过程首先由乘积调制器产生抑制载波双边带信号DSB-SC,然后使用带通滤波器通过已调信号的一个边带并抑制另一个边带。因为单边带信号是抑制载波的调制信号,其包络不能直接反映调制信号的变化,不能采用简单的包络检波,一般采用相干解调;为了无失真地恢复原始基带信号,相干解调要求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与接收的已调载波严格同步(同频同相)的本地相干载波,它与接收的已调信号相乘后,经低通滤波取出低频分量即为原始的基带调制信号,但是在接收端很难提供一个与载波信号严格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为避免这一难题,现在的单边带解调一般采用逆维弗法(IWA)。然而,逆维弗法只能在确知单边带信号发射和接收频率一致时才可以得到理想的单边带解调结果,由于单边带通信是短波和超短波频段常用的通信调制方式,短波通信利用电离层实现中远距离的通信时信号传播的多普勒效应等因素会引起的接收、发射端频率不一致,解调信号不稳定的难题,并且单边带调制是频分复用采用最多的调制方式,即许多相互独立的信号复合成适于在同一公共信道中传送的信号,例如电话系统可传送300Hz到3100Hz范围内的语音频率。因此,单边带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播多普勒效应会使得接收设备按照发射频率解调单边带信号时可能无法跟踪到单边带基带信号,从而造成解调效果失真,引起Donald Duck语音效应,在单边带通信系统发送音乐和图像信号时,这种失真就不可接受了,并且在频分复用的单边带通信系统中,单边带信号解调时在同一公共信道也有解调多个单边带信号的需求。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1)接收设备使用逆维弗法按照发射频率解调单边带信号时会发生失真,这是因为单边带通信系统的远距离通信会因信号传播的多普勒效应等因素导致接收频率相对于发射频率产生多普勒频移。(2)由于单边带调制是载波抑制的,无法设计频率自动跟踪(AFC)功能来实现对单边带基带信号的跟踪,因此在无线通信系统的多普勒效应下,当接收设备按照发射频率解调单边带信号时,难以跟踪单边带基带信号,从而对单边带信号的监测和解调带来很大不准确性。(3)对于单边带通信系统公共信道内存在信号频分复用时无法查询多个单边带信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名为通带带宽(passband)的参数,通过控制此参数可以跟踪单边带基带语音信号,增强在单边带无线短波通信系统的公共信道内信号频分复用以及信号传播多普勒效应下单边带信号的解调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带信号跟踪的单边带解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下变频;单边带信号为载频抑制的调制信号,下变频时将单边带信号的ADC采样数据依据发射载频wc’做数字下变频;当单边带通信系统因多普勒效应等因素使得发射、接收端频率不一致时,依据发射载频wc’做数字下变频之后不一定得到严格的零中频,设以wc’做下变频后剩余的载频频率为w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93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