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碱抗渗的防水浆料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8683.3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杰生;叶海杰;刘志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宝莉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8 | 分类号: | C04B28/08;C04B28/06;E04F21/02;E04F13/04;C04B111/20;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琳娟 |
地址: | 52907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碱抗渗 防水 浆料 及其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碱抗渗的防水浆料,包括面层浆料和底层浆料,其中,所述底层浆料包括粉剂A和液剂,所述面层浆料包括粉剂B和液剂;所述粉剂A包括矿渣水泥、树脂泛碱抑制剂、高炉矿渣、硅粉和有机硅疏水剂;所述粉剂B包括铝酸盐水泥、树脂泛碱抑制剂、高炉矿渣、硅粉和有机硅疏水剂;所述液剂包括硅树脂乳液。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盐碱的防水材料及其施工工艺。本发明所制得的防水浆料,具有可潮湿基面施工、早期强度高、抗渗性能好的特点,并且与其他传统的墙体防水材料相比,具有优异的抗泛碱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浆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抗碱抗渗的防水材料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混凝土砂浆建筑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干湿循环的环境下,基层渗水或返潮,潮湿的砂浆墙体内部会析出或溶出出可溶性盐碱,随着墙体的水移动渗出,盐碱成分会在墙体表面堆积,就形成了泛碱现象。建筑墙体泛碱是墙体病害中的顽疾,其会导致墙面的墙纸或涂料会产生起鼓、开裂、脱落等现象,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渗水的现象,并且影响家居生活质量和人们身体健康。
泛碱盐析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化学风化起霜表现,可以分为一次泛碱和二次泛碱。其中一次泛碱大部分发生在完工早期,水泥基材在水化硬化过程中,由于过量水分向墙体表面移动,会造成一次泛碱;而二次泛碱则发生在施工几个月或几年后,建筑渗水侵入墙体并溶解材料中的可溶性盐,并沉淀在壁面上。二次泛碱会加剧墙体表面的析白现象,呈现出不均匀、不规则的状态。以往治理的传统的方法是对泛碱墙体用经水稀释的酸性液体(如草酸、柠檬酸)进行喷淋清洗。这个原理是利用酸性溶液清洗中和碱性物体,是一种成本低且操作简单的方法,但该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泛碱问题,过一段时间,问题墙体还会再次积聚新的泛碱物质。
因此,除了通过涂刷防水材料使混凝土砂浆层的达到防水抗渗以外,还亟需让墙体的防水材料具有抗泛碱功能,从而进一步抑制或解决墙体泛碱现象,以及其导致的建筑涂料“泛碱发花”现象的产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盐碱的防水材料及其施工工艺,具有可潮湿基面施工、早期强度高、抗渗性能好的特点,并且与其他传统的墙体防水材料相比,具有优异的抗泛碱和抗渗的性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碱抗渗的防水浆料的配方。具体地:
一种抗碱抗渗的防水浆料,包括底层浆料和面层浆料,
其中,所述底层浆料包括粉剂A和液剂,所述面层浆料包括粉剂B和液剂;
所述粉剂A包括矿渣水泥、树脂泛碱抑制剂、高炉矿渣、硅粉和有机硅疏水剂;
所述粉剂B包括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树脂泛碱抑制剂、高炉矿渣、硅粉和有机硅疏水剂;
所述液剂包括硅树脂乳液。
其中,所述矿渣水泥为42.5以上强度级别,具有很好的抗海水腐蚀性和抗化学风化性,其反应原理是矿渣水泥中的玻璃质矿渣接触碱性的水而受激发来进行水化反应凝固,利用泛碱基层的碱性物质持续继续激发水泥水化反应,增强防水涂层的强度和抗渗性。需使用硅酸盐水泥熟料或与石膏或少量生石灰作为激发剂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以水玻璃、苛性碱作为激发剂的碱矿渣水泥,避免碱性过强。
所述铝酸盐水泥选自低碱硫铝酸盐水泥CSA或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为42.5以上强度级别,该类水泥具有良好的抗硫酸盐侵蚀及抗海水腐蚀性,铝酸盐水泥主要矿物是低碱性铝酸钙,水化时不易析出游离氢氧化钙,水泥液相碱度低。
所述树脂基泛碱抑制剂是一种高活性树脂基抗泛碱添加剂,粉末状的天然树脂改性。可以减少贯穿孔的数量,降低泛碱盐结晶体的尺寸,使建筑物经历风雨仍然有非常美观的外饰面。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初期泛碱,这些泛碱主要来源于砂浆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或者由于凝结速度缓慢而生成的氢氧化钙迁移到潮湿的表面。也能够有效地降低二次泛碱,这些泛碱主要来源于建筑结构或者砂浆中的盐分渗出来而导致,提高色彩的稳定性和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宝莉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嘉宝莉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86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