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墙支座、附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7644.1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5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安;王保成;李佳伟;马未;王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E04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座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的附墙支座、附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针对现有附墙装置调节性能及装配性能不足的问题。附墙支座包括支撑架体,它是由两块平行设置的侧板,固接于侧板之间的连接板及端板构成的架体,且两块侧板上设有相对应的弧形长孔;两个支撑筒同轴设置且分别固接于侧板外侧;两个导轨限位组件一端分别套设于支撑筒,另一端分别卡扣于导轨;承重摆轴组件,包括销轴连接于支撑架体内腔的摆轴支架,固接于摆轴支架端部的承重主杆,以及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体的连接板、承重主杆连接,承重主杆嵌设于弧形长孔内并能够沿弧形长孔滑动。附墙装置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附墙支座和顶升装置,以及通过油缸销轴分别与两者轴连接的液压油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附墙支座、附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通常将附着式防护作业平台作为外防护及施工作业平台。防护作业平台通过附墙装置连于已浇筑的墙体、梁或者楼板上,它以带梯档的工字钢或伸缩梁为导轨,利用液压动力实现自动爬升。然而,目前的附墙装置在调节性能及装配性能方面均存在不足,影响了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附墙装置在调节性能及装配性能方面均存在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附墙支座、附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附墙支座,它包括:
支撑架体,它是由两块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侧板,固接于两块侧板之间的连接板,及固接于两块侧板端部的端板构成的架体,且两块侧板上设有相对应的弧形长孔,支撑架体的端板与已有竖向构件连接;
两个支撑筒,其同轴设置且分别固接于所述侧板外侧;
两个导轨限位组件,其一端分别套设于所述支撑筒,另一端分别卡扣于导轨;
承重摆轴组件,包括销轴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体内腔的摆轴支架,固接于摆轴支架端部的承重主杆,以及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体的连接板、所述承重主杆连接,所述承重主杆嵌设于所述弧形长孔内并能够沿所述弧形长孔滑动。
本发明的附墙支座,支撑架体连接于已有竖向构件,两个支撑筒同轴设置且分别固接于支撑架体外侧,相对设置的两个导轨限位组件的一端分别套设于支撑筒,其另一端卡扣于导轨,承重摆轴组件销轴连接于支撑架体内腔,承重摆轴组件的拉簧两端分别与支撑架体的连接板、及承重主杆连接,使得承重主杆能够沿弧形长孔滑动;两个导轨限位组件能够沿支撑筒调整相对位置,使得其与导轨卡紧或分离,从而实现附墙支座的快速安装与拆卸,提高了附墙支座的装配性能;导轨相对于附墙支座下降时,导轨的梯档卡扣于承重摆轴组件的承重主杆,导轨相对于附墙支座上升时,承重摆轴组件的承重主杆在拉簧的作用下复位以避开导轨的梯档,从而保证导轨1竖直向上的单向运动,使得导轨仅作向上的爬升运动,保证了附着式防护作业平台整体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摆轴支架包括一对平行设置且与侧板销轴连接的支杆,及固接于所述支杆之间的连杆,所述连杆的边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拉簧的安装孔,且所述支杆的轴孔与承重主杆轴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弧形长孔的半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导轨限位组件包括:截面呈U形且能够套设于所述支撑筒的水平限位板,固接于所述水平限位板端部的竖向限位板,以及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插销、弹簧及挡圈,锁紧插销一端穿过水平限位板并卡紧所述支撑筒,锁紧插销另一端贯穿水平限位板,且锁紧插销位于折弯的水平限位板之间的调节部套设有弹簧,所述调节部的底端固接挡圈。
优选的,所述竖向限位板呈弧形,且所述竖向限位板一侧还设有与其垂直固接的纵向加劲板和横向加劲板,所述水平限位板与所述竖向限位板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导轨的翼缘板卡扣于所述卡槽后,所述竖向限位板的弧面与所述导轨光滑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7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