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卡胎压监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77520.3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7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姗姗;陈曙光;吕进龙;陈宇琪;张毛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 地址: | 236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卡胎压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胎压监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卡胎压监测系统,包括胎压监测单元、路谱采集单元、处理单元、报警单元,胎压监测单元包括胎压传感器、接收机,路谱采集单元包括路谱采集传感器、无线发送模块,处理单元包括单片机、无线接收模块,报警单元包括音箱、行车电脑显示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路谱采集单元,对路况数据进行采集,然后与实时胎压数据进行汇总,然后分析出此时轮胎处于路况下的胎压变动范围,通过设置轮胎噪音采集传感器,可实时对轮胎的噪音进行分析,当轮胎上扎有钉子或卡有石子时,轮胎噪音采集传感器将噪音信号发送至处理单元,提示司机轮胎处于胎压变动隐患状态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胎压监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卡胎压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胎压监测系统通过记录轮胎转速或安装在轮胎中的电子传感器,对轮胎的各种状况进行实时自动监测,能够为行驶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现有的胎压监测系统一般由胎压传感器及接收机组成,胎压传感器采集轮胎的胎压,通过接收机发送至行车电脑CPU中,这种胎压监测的方式未考虑到处于不同路况行驶状态下的胎压变动,即,在平坦路面行驶时,胎压监测变动范围较小,此时胎压监测的数据值接近真实值,而在颠簸路面行驶时,胎压会出现局部变动,而轮胎上无法安装数量较多的胎压传感器(一般只在轮圈固定位置安装一个胎压传感器),此时胎压传感器只能对其所处位置的胎压进行监测,这样就导致了胎压监测精度较低,或者可以这样说,胎压监测未考虑到路况,因此造成胎压监测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重卡胎压监测系统,它可以实现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重卡胎压监测系统,包括胎压监测单元、路谱采集单元、处理单元、报警单元,其中,
所述胎压监测单元包括胎压传感器、接收机,所述胎压传感器安装在轮胎内并固装在轮圈上,用于检测汽车轮胎气压和温度数据信号,所述接收机安装在车身内内,其用于接收所述胎压传感器的数据信号,并将所述数据信号通过CAN总线传输至处理单元中;
所述路谱采集单元包括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的路谱采集传感器、无线发送模块,所述路谱采集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车辆轮胎的地面数据信号,并通过所述无线发送模块将路谱采集传感器所采集的地面数据信号发送至处理单元中;
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单片机、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胎压监测单元中的数据信号以及路谱采集单元中的地面数据信号,并将这两种信号实时同步发送至单片机中,所述单片机根据路谱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地面数据信号以及胎压监测单元所采集的数据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进而生成基于地面路谱数据的胎压监测实时信号,并将所述胎压监测实时信号通过CAN总线实时发送至行车电脑CPU中,由行车电脑CPU进行显示;
所述报警单元包括汽车内的音箱、行车电脑显示屏,所述行车电脑CPU分析胎压监测实时信号过程中,当所述胎压监测实时信号中的胎压值偏离系统预设值时,所述行车电脑CPU将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报警单元中,由报警单元中的音箱、行车电脑显示屏产生报警音频、报警显示,从而进行报警。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路谱采集单元中还包括轮胎噪音采集传感器,所述轮胎噪音采集传感器用于采集轮胎行驶过程中的噪音信号,并将噪音信号发送至处理单元中,由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单片机对噪音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剔除其中的正常噪音信号,并将非正常噪音信号发送至行车电脑CPU中。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单片机型号为ATMEGA8。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报警单元中还包括车速控制模块,所述车速控制模块用于当行车电脑CPU产生报警信号时,主动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师范大学,未经阜阳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75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