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粉生产用混合输送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7300.0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2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廖诗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青铜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4/42;B02C4/28;B02C18/06;B02C18/22;B08B15/04;B02C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混合 输送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粉生产用混合输送设备,包括底座和第一壳体,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支撑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外侧壁均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柱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侧壁铰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焊接有连接块,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带动粉碎辊对矿粉原料进行初步粉碎,通过调节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高度,可以使入料管和第一转辊的高度升高和降低,本发明对混合设备的高度对应调整起来较为便捷,而且能够对进入的原料中体积较大的原料进行处理,保证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维护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粉生产用混合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矿粉是符合工程要求的石粉及其代用品的统称。矿粉一般是指将开采出来的矿石进行粉碎加工后所得到的料粉,是用水淬高炉矿渣,经干燥,粉磨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高细度,高活性粉料,是优质的混凝土掺合料和水泥混合材,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材料。通过使用粒化高炉矿渣粉,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混凝土的成本。同时对抑制碱骨料反应,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结构早期温度裂缝,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抗渗和抗侵蚀能力有明显效果。在矿粉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混合,而混合设备通常都是从顶部向下投加原料进行加工打磨混合的,现有的输送设备的高度通常都是固定的,如果原料输送线的高度有变化或者混合设备的高度有变化,现有的输送设备对应调整起来较为麻烦,同时,现有设备无法对进入的原料中体积较大的原料进行处理,影响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产量,为此,提出一种矿粉生产用混合输送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粉生产用混合输送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粉生产用混合输送设备,包括底座和第一壳体,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支撑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外侧壁均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柱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侧壁铰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侧壁铰接,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支撑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腿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侧壁铰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铰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焊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所述框体的内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外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框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管体的顶部焊接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入料管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所述第三杆体和所述第四杆体的外侧壁均焊接有粉碎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入料管的内侧壁且与所述第四杆体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三杆体的一端贯穿所述入料管的内侧壁且焊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焊接有滑轨,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的内侧壁,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主动转轮,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且焊接有从动转轮,所述从动转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主动转轮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均匀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所述第一转辊的外侧壁滚动连接有传输带,所述第二转辊的外侧壁与所述传输带的内侧壁滚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青铜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青铜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7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保持器具及其装配结构
- 下一篇:测定粉煤中硫化氢挥发量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