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子式斯特林制冷机及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7295.3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6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光;汤雨明;张碧林;刘猛;朱帅;包云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9/14 | 分类号: | F25B9/14;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李悦声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式斯特林 制冷机 工作 方法 | ||
1.一种转子式的斯特林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异形三角转子(7),异形三角转子(7)设置在转子收容腔(4)内,转子收容腔(4)内设有容纳异形三角转子(7)转动的空间,转子收容腔(4)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有嵌入式密封端盖(3),底部开有允许异形三角转子(7)与外界沟通的孔洞,孔洞上通过定位缺口固定有内齿轮(9),异形三角转子(7)中心处设有一贯穿整体的圆孔,圆孔中设有管状延伸物,管状延伸物顶端外设有外齿轮(8),管状延伸物中插接有偏心轴(10),偏心轴(10)由一粗一细两支金属杆连接构成,偏心轴(10)细的金属杆部分与管状延伸物连接,偏心轴(10)粗的金属杆部分通过联轴器受电机驱动,外齿轮(8)与转子收容腔(4)底端固定的内齿轮(9)匹配从而保证电机通过偏心轴(10)驱动异形三角转子(7)在转子收容腔(4)内运动时两者始终贴合,嵌入式密封端盖(3)上开有四个通孔,通孔的位置位于转子收容腔(4)四角顶端位置,四个通孔上分别设有两个U型换热管组,U型换热管组包括一支热端换热管(6)和一支冷端换热管(2),热端换热管(6)和冷端换热管(2)前端与嵌入式密封端盖(3)上的两个相邻通孔连接,热端换热管(6)和冷端换热管(2)的尾端设有连接两者的的回热器(1);
转子收容腔(4)被异形三角转子(7)始终分隔为四个独立工作腔,通过冷端换热管(2)、热端换热管(6)和回热器(1)连接;独立工作腔每两个相邻的独立工作腔之间在缸壁上形成尖锐顶端,总共形成四个尖锐顶端,异形三角转子(7)在转子收容腔(4)内工作中始终与一个尖锐的顶端接触,在异形三角转子(7)旋转时,每个独立部分都可以实现容积的连续的周期性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式的斯特林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嵌入式密封端盖(3)与容纳异形三角转子(7)转动的空间连接处,设有与转动的空间界面匹配的凸起,同时嵌入式密封端盖(3)与转子收容腔(4)之间设有密封胶圈(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式的斯特林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形三角转子(7)的截面为偏心摆线结构,具体解析解在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参数方程为:
式中,r为偏心圆半径,L为摆线长度,θ为在坐标系上的角度,当该角度由0°至1440°变化生成的外形即为异形三角转子(7)截面;
异形三角转子(7)外形轮廓为在半径上的点处延伸一摆线,直线偏转角度为在偏心圆形所处角度的1/4,在偏心圆上旋转4周,摆线即可旋转一周形成闭合曲线即为异形三角转子(7)的截面外形;偏心轴(10)的一粗一细两支金属杆两杆中心距离为转子生成时圆形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式的斯特林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内齿轮(9)与外齿轮(8)的齿数比为4:3;异形三角转子(7)绕中心公转1周,其自身自转1/3周,在内齿轮(9)与外齿轮(8)的约束下,异形三角转子(7)外形轮廓进行偏心旋转,偏心旋转半径为转子外轮廓生成时利用的圆形半径,异形三角转子(7)轮廓旋转掠过的包络线即与转子收容腔(4)的形状匹配。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转子式的斯特林制冷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将异形三角转子(7)安装在转子收容腔(4)内,将偏心轴(10)的大圆轴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小圆轴端与异形三角转子(7)的管状延伸物连接,安装嵌入式密封端盖(3)腔体内密封,两个U型换热管组连接将转子收容腔(4)分为对应的两组,两组腔通过装有氦气工质的两个U型换热管组,随着异形三角转子(7)旋转在两个通过U型换热管组联通的独立腔体内往复运动,氦气在一侧的独立腔体内随着异形三角转子(7)旋转被挤压,流经热端换热管(6)放出热量后通过回热器(1)内回热,回热后流经冷端换热管(2),与冷端换热管(2)相连的独立腔体随着异形三角转子(7)旋转带动氦气膨胀降温在冷端换热管(2)处释冷;如此氦气工质在制冷机内的流通过程为:与热端换热管(6)相连的独立腔体→热端换热管(6)→回热器(1)→冷端换热管(2)→与冷端换热管(2)相连的独立腔体→冷端换热管(2)→回热器(1)→热端换热管(6)→与热端换热管(6)相连的独立腔体如此循环往复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时转子在转子收容腔(4)内公转1周,则转子自转1/3周,转子对一个独立腔体做一次功,对四个独立腔体共做四次功;转子自转一周,对一个独立腔体做三次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72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