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源模组用组装操作台及背光源模组的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6843.0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1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余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泰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00 | 分类号: | B25H1/00;B23K37/00;B08B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汪纲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源 模组 组装 操作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模组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源模组用组装操作台及背光源模组的组装方法,包括电器柜和台面板,电器柜顶端与台面板相固定安装,电器柜的内腔通过横隔板分隔为电器腔和储物腔,横隔板的上端面固定有升降架和第一电机座;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托板,托板上固定有轴承座和第二电机座,轴承座上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壁固定有第二从动齿轮,第二电机座上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主动齿轮,旋转轴的顶端固定有旋转台板,旋转台板的上端面固定有背光源模组治具;本发明方便操作人员调节旋转台板的高度,方便实用;便于将生产线上传来的液晶模组取下进行安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模组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源模组用组装操作台及背光源模组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特别是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受液晶显示器的市场拉动,背光源产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所谓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字符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背光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用超小型钨丝灯作为飞机仪表的背光源。这是背光源发展的初始阶段。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背光源已经成为电子独立学科,并逐步形成研究开发热点。而背光源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其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如专利申请号为的201920614280.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旋转组装操作台,操作台包括支架,第一支撑板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支架上设有旋转台,旋转台包括操作台体,操作台体的下方设有长齿轮,长齿轮的下方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下方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轴承槽。本实用新型旋转组装操作台替代了传动的认为的移动确认安装情况,操作简单,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装的效率;结构简单,适合背光模组批量生产的需求,适于实用;但是该实用新型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旋转台板的高度不能调整,操作人员使用不便;在焊接或者其他组装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直接排出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拿取零件进行安装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背光源模组用组装操作台及背光源模组的组装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背光源模组用组装操作台,包括电器柜和台面板,所述电器柜顶端无柜顶板且其顶端与所述台面板相固定安装,所述电器柜的内腔通过横隔板分隔为电器腔和储物腔,所述横隔板的上端面固定有升降架和第一电机座,所述升降架包括上轴承座圈、下轴承座圈及三个弯形支撑杆,所述上轴承座圈和所述下轴承座圈之间利用一对耐腐蚀轴承转动安装有支撑筒,一对所述耐腐蚀轴承分别固定于所述上轴承座圈、下轴承座圈的内壁,所述支撑筒的外壁固定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支撑筒的上端口内壁开设有螺纹槽且其内部螺纹安装有支撑柱,三个所述弯形支撑杆上均一体化焊接有滑套;所述第一电机座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固定有轴承座和第二电机座,所述轴承座上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壁固定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电机座上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旋转轴的顶端固定有旋转台板,所述旋转台板的上端面固定有背光源模组治具;所述台面板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所述旋转台板自由通过的矩形孔,所述台面板的上端面还固定有立座和控制面板,所述立座的顶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安装有排烟罩,所述排烟罩的顶端连通有排烟管,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若干个控制按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及第二主动齿轮均为锥形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泰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界首泰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6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加轴承刚度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主机安全信息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