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防设施密封门用可防EMP损伤视觉的观察窗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6139.5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5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周茂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茂正 |
主分类号: | E06B7/30 | 分类号: | E06B7/30;E06B5/10;E06B3/66;E06B9/24;E06B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防 设施 密封 门用可防 emp 损伤 视觉 观察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防设施密封门用可防EMP损伤视觉的观察窗,涉及人防设备技术领域。该人防设施密封门用可防EMP损伤视觉的观察窗,包括玻璃窗,所述玻璃窗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连通自身内腔的导气孔,且玻璃窗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光敏传感器,玻璃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气罐,且压缩气罐的出气口与电磁阀的入口连接,光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玻璃窗顶部的中部。该人防设施密封门用可防EMP损伤视觉的观察窗,通过中空玻璃内遮光机构的设置,能够在外界光线与密封门接触的瞬间通过光敏传感器作出反应,经由气流驱动的遮光机构可快速对中空玻璃内部实现对光线传播的阻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防设施密封门用可防EMP损伤视觉的观察窗。
背景技术
目前的人防工程基本建造于地下,以起到战时为居民提供安全场所的目的,为了保障其中人员的人身安全,在人防设施与地面通道的连接处往往设置有带有观察窗的密封门,这类密封门通常具备防火、高强度和防腐蚀的功能。战时人防设施与地面之间的通道可能由于遭到破坏而暴露,EMP武器作为一种大范围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手段,在高空爆炸时产生的强光瞬间进入通道并照射至密封门上的观察窗时,极容易对门后人员的眼部产生较大刺激,在EMP攻击的情况下其产生的光线强度足以对人体眼球产生不可逆的永久损伤,同时在通道较为昏暗的光线条件下,如若突然涌入高强度的光线,则会进一步加重对观察窗另一侧人员眼部的损伤程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防设施密封门用可防EMP损伤视觉的观察窗,能够有效避免EMP攻击产生的强光对密封门观察窗另一侧人员的视觉造成损伤。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人防设施密封门用可防EMP损伤视觉的观察窗,包括玻璃窗,所述玻璃窗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连通自身内腔的导气孔,且玻璃窗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光敏传感器,玻璃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气罐,且压缩气罐的出气口与电磁阀的入口连接,光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玻璃窗顶部的中部,且电磁阀的出口与玻璃窗的内顶部连通,玻璃窗内活动安装有呈列状等距分布的遮光机构,且玻璃窗的背面设置有双发声提醒机构。
优选的,所述遮光机构包括转轴、扭簧、叶片和漫反射机构,所述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插接在玻璃窗内壁的左右两侧,且转轴的两端均套装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插接在转轴和玻璃窗的内壁内,叶片的中部套装在转轴上,且叶片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漫反射机构。
优选的,所述漫反射机构包括空心软条、网状框条、磁片、柔性弹簧和磨砂球囊,所述空心软条的一侧与叶片固定连接,网状框条嵌装在空心软条相对叶片的一侧,且网状框条的前后两侧分别贯穿空心软条的内外两侧,磁片嵌装在空心软条相背叶片的一侧内,若干柔性弹簧呈排状等距分布在空心软条内,且柔性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空心软条内壁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磨砂球囊沿螺旋线方向等距套装在柔性弹簧上。
优选的,所述叶片前后两侧漫反射机构内的磁片均为N极朝前,S极朝后,且两个相邻转轴之间的直线距离与单个叶片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双发声提醒机构包括振动发声机构、哨子和气流通道,所述振动发声机构两个为一组呈列状等距嵌装在玻璃窗的背面,且同一组内的两个振动发声机构分别位于玻璃窗背面的左右两侧,哨子呈排状等距固定连接在玻璃窗背面的底部,气流通道呈排状等距开设在玻璃窗的内底部,且气流通道的数量与哨子的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气流通道与哨子的进气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茂正,未经周茂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6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