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初步处理设备及其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5948.4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7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作洋;柴红鹰;肖京京;魏俊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南方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B01D29/35;B01D29/56;B01D29/64;B01D29/66;B01D29/9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生活 污水 初步 处理 设备 及其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初步处理设备及其处理工艺,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之间设置倾斜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多个粗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池内设置有用于将污水较大杂物清出第一过滤池外的杂物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池内设置有用于将污水中较小杂物清出第二过滤池外的细格栅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污水处理设备。本申请具有将污水中的杂物自动的从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内清出,有效的减少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负荷,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水处理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初步处理设备及其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
现有的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毒等);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由此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污水处理设备应运而生,污水处理设备可对生活污水进行灭菌和净化。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的技术缺陷:由于生活污水中存在较多的杂物,如果直接将包含有较多杂物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污水处理设备内进行处理,不仅会加大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负荷,而且降低了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水处理效率,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初步处理设备,具有有效的将污水中的杂物进行清理,从而不仅有效的减少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负荷,而且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水处理效率的效果,本申请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初步处理设备的处理工艺,具有将污水中的杂物自动的从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内清出,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工作人员直接手动清理的工作负荷的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初步处理设备及其处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初步处理设备,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之间设置倾斜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多个粗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池内设置有用于将污水较大杂物清出第一过滤池外的杂物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池内设置有用于将污水中较小杂物清出第二过滤池外的细格栅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污水处理设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分隔板的过滤作用下,污水通过分隔板上的粗过滤孔流向第二过滤池内,而污水中较大杂物则在杂物过滤装置的作用下清出第一过滤池外,细格栅过滤装置的作用下,将污水中较小的杂物清出第二过滤池外,整个过程有效的将污水中的杂物进行清理,从而不仅有效的减少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负荷,而且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水处理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开口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竖向设置于第一过滤池开口处的竖板以及与两竖板远离第一过滤池的一端垂直固定的承载板,所述杂物过滤装置包括设置于承载板远离竖板的一侧的驱动机构、两固定连接于分隔板背对第二过滤池的一侧的槽钢以及设置于两槽钢之间且可沿槽钢的延伸方向滑移的清理斗,两所述槽钢的开口相对设置,且所述槽钢的倾斜方向与分隔板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清理斗沿槽钢的延伸方向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斗的设置用于承载污水内的杂物,在槽钢的配合作用下,使得清理斗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沿槽钢的延伸方向进行滑移,从而将清理斗内的杂物传送到预定的位置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南方水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南方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5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