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链烯基醚和/或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的PCB用光固化性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5230.5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邹应全;辛阳阳;庞玉莲;丁艳花;B·斯特雷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乐凯新材料有限公司;董旭辉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C09D11/30;C09D1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振军;刘金辉 |
地址: | 四川省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链烯基醚 氧杂环 丁烷 化合物 pcb 用光 固化 组合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其含有如下组分:(a)至少一种选自链烯基醚类化合物和/或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的光聚合性化合物,(b)至少一种红外吸收光敏剂,(c)至少一种光聚合引发剂,其中作为组分(b)的红外吸收光敏剂包含至少一种多甲川花菁素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PCB)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其含有(a)选自链烯基醚类化合物和/或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的光聚合性化合物,(b)至少一种红外吸收光敏剂和(c)至少一种光聚合引发剂。本发明的用于PCB的光固化性组合物适用于制备感光性油墨。本发明的感光性油墨还适用于印刷电路板(PCB)的制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兴的数字喷墨打印技术代替传统的丝网印刷技术,在PCB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对于多品种和低批量的PCB产品的生产是十分理想的。喷墨打印作为全新的打印工具,属全数字化印刷,在印刷电路板上形成抗蚀剂、阻焊剂、符号标记时,可进行精准选区打印,无需网版、曝光、显影等工序,完全脱离了传统印刷工艺的繁琐程序,具有更好的精细度和高密度,更低成本化。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加工过程和生产周期。同时喷墨打印是一种环保技术,相比于传统丝印技术,大大提升了能源利用率和减少了工业废水的产生。但不足之处就是目前PCB用光固化油墨技术中,所使用固化光源为紫外灯(UV)或者UV-LED,在安全性、制作成本上仍不尽如人意。同时紫外光穿透力弱,光固化配方中一些具有共轭结构的组分或色素物质对紫外光有较强吸收,导致光强衰减严重、固化不彻底、光固化膜性能差;易产生臭氧污染环境等。另外,紫外光对人体有伤害,其光源的寿命短,价格更高。
光固化技术主要有自由基固化和阳离子固化两种机理,前者原料来源广,配方可调节性高,应用较广泛,但因存在氧阻聚效应、固化体积收缩大(导致成像的精度变差)、附着力差等问题,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如专利CN201780018493.3公开了一种喷墨用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物和印刷电路板,其得到的油墨具有良好的表面固化性和涂膜特性,但由于单独的自由基固化体系设计,导致固化时体积容易收缩,严重影响膜层对基材的附着性。另外,UV汞灯作为固化光源,其穿透性差,会导致底层固化不完全。
而阳离子光固化无氧阻聚,固化体积收缩小,基材附着力强,后固化强,可弥补自由基固化的缺陷。然而,现有的印刷线路板用喷墨打印油墨组合物主要是自由基光聚合体系。
鉴于上述问题,有待提供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阳离子聚合性光固化性组合物。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在适用于近红外光源的阳离子光固化性组合物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发明人惊喜地发现,特定的红外吸收光敏剂增感的光聚合引发剂特别适用于引发链烯基醚类化合物和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的阳离子聚合,这些化合物的反应速率快且固化率高。
包含特定光聚合性化合物、红外吸收光敏剂和光聚合引发剂的本发明的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使得可以使用红外光代替紫外光作为光源实现阳离子聚合。红外光波长长,穿透性好,可以克服油墨的底层聚合性差的缺点,从而提高油墨的密着性。阳离子光聚合可以克服氧阻聚,提高表面聚合。红外光聚合有着明显的热效应,有效的提高光聚合的速度。另外,红外光对人体伤害小,光源的寿命更长,价格更便宜。
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和含有其的油墨还具有适于喷墨打印、固化性能优异,抗氧阻聚,所得固化涂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绝缘性、硬度、耐热性、耐酸碱性、耐溶剂性、收缩小,感光度更高,成像侧壁更陡直等特点,因而特别适用于PCB的制备。
本公开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阳离子聚合性光固化性组合物。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感光性油墨,其包含本发明的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光固化性组合物。
本公开的再一目的为提供本发明的光固化性组合物或感光性油墨在制备印刷电路板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乐凯新材料有限公司;董旭辉,未经四川乐凯新材料有限公司;董旭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5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